執(zhí)筆的人,總會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生命的影子。在后來的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中,古龍寫浪子最為拿手,因為幼年的生活早已把他的內(nèi)心造就成為一個浪子。
每個人都是熱愛和平、期望和平的;若是求而不得,便會痛苦不已。古龍自小所生活的環(huán)境正是一個極度缺乏和平與安全感的環(huán)境,正是生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使得古龍的心中對和平有著超乎尋常的期待和無奈。
這種對和平的超乎尋常的期待和無奈隨著年齡的成長越來越強烈。于是,在他后來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我們便能無處不見他對和平的宣揚,以及那種對和平求而不得的痛苦。
人們常說“亂世出英雄”,生于亂世的古龍雖然稱不上是位英雄,但是在后來,他的筆下,那一位位俠義之人,卻個個透著英雄的傲骨。生活化的人物,生動的情節(jié),古龍就這樣將他的“英雄夢”完美地融入了他的文字,并向我們展示出來。
古龍筆下的那些人,無論是在朝為官之人、紅塵女子,還是不羈的浪子,都是渴望和平之人,他們?yōu)榱撕推?,寧愿放棄?quán)貴的身份,放棄金錢。正是因為古龍在小說中塑造了太多這樣的人,才使得他的小說被人們稱為真正的武俠小說。因為,只有不大肆宣揚武力、不盲目崇拜暴力的武俠小說才符合真正的俠義之道,才是真正的武俠小說,才能讓人們讀過后回味無窮。
幼年的生活經(jīng)歷往往會對一個人產(chǎn)生終生的影響,當(dāng)一個人有了一定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資本時,那些年幼時不得不留下的遺憾便越加清晰,不斷敲擊著心房。年幼的古龍看到的最多的是流離失所,是痛苦和折磨,是無奈,是悲傷。可是在他的小說中,我們卻很少能看到類似的情節(jié)。相反,我們能讀到的更多的是壞人多行不義,最后自食惡果;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神仙伴侶般的日子;心懷芥蒂的父子最后雖然沒有化干戈為玉帛,卻也打開了多年來的心結(jié)。
雖然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和不幸,可是古龍的心卻仍如琉璃一般晶瑩華美。于是,多年以后,當(dāng)他用一字一句勾畫著那個心中的江湖,為那個江湖中的人們編排著故事的時候,他決定用文字彌補這一世中不曾擁有的幸福,彌補這個世界中不曾經(jīng)歷的快樂。
他經(jīng)歷人生苦寒,可他的心卻始終是熱的。
古龍熱愛生活,于是,他創(chuàng)作了一群在刀光劍影下渴求和平的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追求和平的世界。他希望那個世界中的人能夠過得幸福,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完美的結(jié)局。他希望人們閱讀過他所寫的故事后,心中能和他一樣充滿陽光,對生活充滿信心。無論前方有多少苦難,都要心存希望和美好,保持一顆純凈的內(nèi)心。
古龍他用這顆琉璃心過濾掉了人世間的灰暗,在心中制造出一個五彩夢幻的世界,再將這個世界中的美好凝聚成光線,折射到外面的世界中,讓外面那個絕望的世界中映出了新的希望。若不是擁有一顆如此向往美好的心,便不會產(chǎn)生那么多讓人看后輕松愉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