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小姐》和《擁抱》

聽我講話要小心 作者:吳虹飛


北京的798位于城市東北角的廢棄工廠區(qū),打著藝術的旗號經營多年,時至今日,商鋪櫛比,畫廊林立,業(yè)已成為京城喧騰熱鬧的時尚藝術旅游區(qū),餐館和婚紗外景拍攝點。七年前,高氏兄弟將工作室搬到了798的尤侖斯畫廊對面,并選中了離工作室不遠的兩棵參天大楊樹,依照樹的長勢設計了規(guī)劃草圖,蓋起了一間咖啡廳,又模仿卡爾維諾的小說題目,美其名曰“樹上咖啡”。

2010年北京的秋天風輕云淡,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jié)。穿過“樹上咖啡”生長的楊樹,一眼望不到頂,薄綠透亮如翡翠的樹葉伸展搖曳。由于長得太快,隔幾個月就要請人修剪鋸斷一部分,以免壓住露臺上客人的桌子。露臺一側有一面巨大的水銀鏡,穿短裙的漂亮少女和穿窄腿褲花格襯衫的男孩正在對著鏡子拍照。

倘若是兩年前,推開工作室的玻璃大門,一樓的工作臺上展覽著的會他們的畫冊、海報和明信片,而大廳里則布置著群雕,令人悚動。一尊白色的雕塑,大約四五歲小孩的高度,是卡通造型的長了兩個乳房的憨態(tài)可掬的塑像——那是著名的“毛小姐”,常常被人遮蓋起來。

蘇珊·桑塔格1975年評述說,“中國和蘇聯(lián)這些國家的官方藝術致力于闡述和強化一種烏托邦式的道德……”評論家保羅·塞菲蒂(Paul Serfaty)認為,“高氏兄弟作品的一個標志就是誠實,他們試圖將過去的現(xiàn)實中最好的和最糟糕的結合在一起。‘毛小姐’的孩子氣就是一種對善的向往。”

1985年,高氏兄弟開始對藝術媒介進行最大可能性的探索,包括雕塑、繪畫、攝影、數(shù)碼影像、裝置藝術、行為藝術以及一種被高氏兄弟稱作“發(fā)生藝術”的新興藝術形式。

從2006年到2010年,他們一方面繼續(xù)做一些行為、攝影作品,在世界范圍推廣《擁抱》行為藝術計劃,創(chuàng)作了《剩下的是骷髏》、《永不完工的大廈4號》、《建筑烏托邦》等行為與攝影作品,另一方面,他們的興趣從行為、攝影逐漸轉向雕塑和繪畫,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雕塑、繪畫作品。他們在巴黎、紐約、莫斯科、芝加哥、柏林、舊金山、洛杉磯、堪薩斯、維羅納等地的畫廊和博物館舉辦了十幾次個展,并被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館、堪薩斯當代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等大型展館以及薩奇、斯帝文考恩和??说人饺瞬丶沂詹亍!稉肀А肥撬麄兙哂虚_拓性的一部“發(fā)生藝術”作品,在北京、倫敦、諾丁漢、馬賽、阿爾、東京、柏林、香港等地都實施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