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胡適出使美國的幾年中,整日殫精竭慮,不辭辛勞四處演說,以喚起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同情,以正義的力量介入戰(zhàn)爭,達到“以戰(zhàn)止戰(zhàn)”的目的。想不到這一切竟招致以孔宋集團為代表的政客們的種種非議與責難,各種流言甚囂塵上。而作為尚來好熱鬧和面子的胡適,在四處講演的同時,又喜歡在美國各校接受名譽博士學位,四年間,竟領得30余個榮譽博士學位。[17]如此炫目浮華的盛譽,確也過于顯山露水,令人眼熱,并假人以口實。于是,國內(nèi)的好事者便眾口一詞,謂胡適“只好個人名譽,到處領學位” 云云。而原來就與胡適特別是胡的“打手”傅斯年不睦的孔祥熙,更是借機煽風點火,四處詆毀,說胡適書生氣太重,辦事不力,整天只顧到處拿學位,對黨國利益毫不關心,在中立法、借款、禁運、合作等主要使命上一事無成,并在蔣介石面前屢進讒言,最終導致“老大”對胡漸漸失去了原有的信賴。1940年6月,蔣介石撇開胡適,命他的郎舅宋子文以自己私人代表的身份前往美國,爭取對華貸款。宋子文下車伊始,便以“老二”勃起的氣勢,劈頭蓋臉地對前來拜見的胡適掄擊道:“國內(nèi)有人說你講演太多,太不管事了。你還是管管正事吧!”胡適經(jīng)此一擊,自是不服,當場同宋子文爭執(zhí)起來,幸得眾隨從拉開,才免于更大的亂子發(fā)生。自此二人結(jié)怨,再也難以共事與合作。宋為急于立功,在美國撈得“大魚”,也撕破臉皮,開始對胡適進行公開詆毀與擠壓。
1940年10月,宋子文致蔣介石密電,公開表示對胡適的不滿,說:“欲得美國切實援助,非空文宣傳及演說所得奏效,務面向各政要及各界不斷活動。”又說:“際此緊要關頭,亟需具有外交長才者使美。”甚至公開提出撤換胡適,推薦施肇基接任駐美大使。蔣介石認為宋之意見自有道理,但鑒于胡適與羅斯??偨y(tǒng)的校友關系以及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思慮再三,遲遲未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