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嘟》 被玷污的藝術(3)

都嘟(第一季) 作者:馬未都


金錢強奸藝術的典型:金色大廳鬧劇

還有一種呢,是金錢強奸藝術。今天中國人熱衷于鍍金,上音樂學院鍍一金;不夠呢,上國外鍍一金;實在不行呢,花點錢,上哪兒呢?金色大廳。

有篇報道很有意思啊,說維也納周圈有六十多家中國餐廳,廚師都很苦悶,每天早上起來洗菜,中午掂勺,晚上刷碗,就這點事。

突然有一天,有人笑嘻嘻地送票來,哎呀,祖國的親人來了,要給你們唱一支歌,你們晚上去看節(jié)目吧。廚師們拿著票就去了,不花錢啊,好,去。去了一聽,唱得呢,好賴不計,是聽不懂。隔兩天又有人送票,最后到什么程度呢?廚師們說,一聽說有人送票,立刻就藏起來,不見。

報道說,某某藝術家,跑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盛況空前,掌聲長達二十分鐘。散場以后有些人圍著金色大廳轉悠,久久不愿意散去,長達一個多小時。二十多分鐘是什么概念呢?我今年去與奧地利交界的地方,聽德國一出最著名的歌劇,叫《玫瑰騎士》。我從屁股坐到那椅子上算起,六點鐘準時,德國人不會遲到,到最后起立站起來鼓掌是十點五十,四個小時五十分鐘,中間有兩幕休息。掌聲雷動,非常有禮貌地鼓了很長時間,我一看表就五分鐘。二十分鐘的時間是一個不可想象的長時間,除非你在朝鮮,金正恩講話后鼓掌,后面有人盯著你,誰先松手誰就有被處決的危險。

那最后怎么樣呢?有社區(qū)老年合唱團登上金色大廳,有小學生合唱團登上金色大廳……于是就有新聞報道告訴你,用五萬歐元將金色大廳租下來,誰都可以去演。五萬歐元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合四十萬塊錢人民幣。從理論上講,你準備個一二百萬人民幣,就可以啟程了。金色大廳這些年累計進了多少中國藝術家和準藝術家及假裝藝術家呢?我估計那數字驚人。

金色大廳過去經常一年中都是空著,自打中國人喜歡上金色大廳,幾乎沒閑著的時候。金色大廳這個名稱,特別符合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覺得什么東西只要一鍍上金,這個東西就價值連城了。鍍金從戰(zhàn)國到漢代非常流行,在銅器上鎏一層金,鎏上的這個金呢,長時間不能脫掉。

當時為什么鎏金呢?因為金器不足。誰都喜歡純金的東西,對不對?純金的東西呢,你不可以擁有啊,在古代社會那個太值錢了,只好鎏一層。

鎏一層金呢,薄薄的一層,你不上手你也覺得就是金的。久而久之,就流行鍍金了。鍍金其實是個外來詞,唐代就有了,唐詩里就有這個詞了,但過去老叫鎏金,說那兒有一尊鎏金佛就是個意思。

這個鎏一層金呢,就是為了使東西漂亮,如果你的藝術追求達不到你預想的高度,那你就只好去鍍金了。所以,今天去維也納金色大廳鍍金呢,已經變成一個笑話了,我想也沒有人再去追求了,到此為止。

先說服飾,這是最正宗的旗袍,你們今兒看的各種旗袍,都是在這個樣子上改良的。旗袍,首先是袍,所以它寬大,看到了沒有,很寬大,對襟。過去不像現在,齊著胳膊就把那大肥膀子露出來了,直接的寬松大袖,很漂亮。這是旗人的主要服裝,貴族婦女穿的旗袍。

這小美人是什么時候的呢?是雍正年間的,如果有機會去英國,你到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一進中國館大廳,就擺著這倆人,跟這個尺寸一樣,非常漂亮,倆紅臉蛋。這件東西大概有二百七八十年的歷史,手里還拿一個手帕,很雅。你注意看,身上有描金。你看這個袖口、裙邊,都是盤金的。這種細眉細眼的中國人是外國人最喜歡的,濃眉大眼在國外不時髦,很多在中國長得濃眉大眼的,一出國就瞎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