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有一個普世尺度
我小時候?qū)ξ膶W藝術充滿了憧憬,覺得那是一個至高無上的事情。我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以為文學是我一生的事,我那時候就因為喜歡文學才讀書寫小說,然后如愿以償進了出版社當編輯。我當時就下決心,為文學事業(yè)奉獻一生。結果,甭說一生,我連半生都沒堅持完,干了十年,我就熬不下去了。為什么呢?這個地方銅臭氣越來越熏人。
我們知道,藝術市場的所有產(chǎn)品,不管你是看一次演出、一場電影、一臺晚會,還是看電視節(jié)目,你看什么呢,它實際上都在灌輸一種人生思想。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生,但我們的趨勢是一樣的。我們不是講過文明趨同嘛!無論如何,地球人的價值觀是趨同的。
可是,文藝作品所表現(xiàn)的價值觀卻完全不是這樣。一些低俗的片子票房很好,所有人都無可奈何,覺得只要票房好,其他的事都可以忽略不計。
老說物極必反,今天的市場就有點走到頭了,所以就要回頭走,往回走,要強調(diào)文藝作品的正確引導。一般人聽到這個詞就很反感,啥叫正確引導???非得按照你那套路子才叫正確嗎?不是,是人類共有的價值觀。
人類共有的價值觀我們今天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社會制度,在價值觀上大家都可以達成共識:首先,不能殺人越貨吧;其次,不能隨便脫光衣服上大街吧,除了有些國家允許開放的天體浴場外,剩下任何地方都不可以。你不要以為跑到美國你便可以隨便脫掉衣服,那也不可以,馬上就有人告訴你,這叫有傷風化罪,警察上來就可以把你抓起來。你到西方去你會發(fā)現(xiàn),人家比我們還不自由呢,我們已經(jīng)很“自由”了。
對文藝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不管你是喜歡詩歌還是喜歡音樂,或者喜歡電影,都是與生俱來的。為什么呢?在人類文明積累的過程當中,這些東西給了你一種美好的心理感受。
那么,如果混進雜音,比如那個縣委書記拉的那段《江山》,你心里就會很不適。好在中國人有一種自我解嘲的方法。網(wǎng)上有人說得很有意思,說這支曲子,如果你拷貝到MP3里,你帶著耳機走在中國的大街上,看著歪七扭八的建筑,你一定會覺得還挺匹配的。我走在北京東三環(huán)上,一看到擰巴著的那個大褲衩,心里就不舒服。那個樓進去吧,看著哪兒都不直,在一個斜著的空間里,你心里怎么能夠正起來呢?
我想,這種歪七扭八的建筑肯定會慢慢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你們家愛蓋多歪蓋多歪,但是這樣大體量的建筑,這么重要的一個建筑,當年怎么就能草率通過,矗立在中國最重要的街道旁邊?每個經(jīng)過的人,很少有人說這個建筑是美的。從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原則上講,首先它不對稱,它不平直,這些都是國人從心目中不能接受的,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能接受的建筑物,今天竟然堂而皇之地矗立在北京交通干線旁邊,這就叫權力強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