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元培與父親的文字緣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作者:趙修慧


蔡 兀 培 與 蔡元培是中國近代史上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思 父 想家、教育家。他從一個前清的進士、翰林院編修,轉(zhuǎn) 變?yōu)橐粋€推翻帝制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他在任北京 親 大學校長期間,聘請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錢 的 玄同等新派人物任教,開創(chuàng)學術(shù)民主新風。他反對 文 軍閥,同情學生愛國運動,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 字 搖籃。1928年舊中國最高的科學研究機關(guān)——中央 緣 研究院成立后他任院長,提倡學術(shù)自由,組織了一支 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高科研隊伍。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他力主全面抗戰(zhàn)。1932年他與宋慶 齡、魯迅、楊杏佛等發(fā)起成立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營 救了許多愛國青年和共產(chǎn)黨員。毛澤東同志稱他為 “學界泰斗,人世楷?!保恰艾F(xiàn)代中國知識界的卓 越前驅(qū)”。 蔡元培先生誕生于1868年,1927年他擔任中央研 究院院長時已有59歲,那年,父親只有19歲,在光華 大學一年級念書,兩人的年齡和地位這么懸殊,卻已 有了第一次文字緣。在蔡元培先生的遺物中有一封 1927年郁達夫給蔡先生的信,全文如下: 孑民先生: 前懇題字之“迷羊”,想已揮就,當即前來拜領(lǐng)。 刻又有志摩學生趙家璧先生托為介紹,欲乞先生為伊 所編書上,題一書名,若蒙俯允,則編者讀者皆受賜無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49蔡元培為《全國 大學圖鑒》題簽 量。屢瀆清神,遲日來面謝。肅此敬請 冬安 后學郁達夫頓首 十一月十四日( 1927年 ) 原來這一年父親一邊在光華大學西洋 文學系讀書,一邊已在良友圖書公司編輯 《中國學生》雜志,這期間他編了一本《全 國大學圖鑒》,這是一本16開本銅版紙精裝畫冊,專門介紹國內(nèi)各大學概 況。編就后,他有了請教育界前輩、深孚眾望的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 為該書題個書名的設(shè)想。據(jù)父親回憶,那一年的8月號《良友畫報》上初 次刊登了郁達夫的短篇小說《祈愿》,他大約是通過畫報主編梁得所找到 郁達夫,轉(zhuǎn)托他代為懇請蔡元培的。蔡元培先生沒有因求者的名低位賤 而拒絕,欣然命筆。他的題字刊登在圖鑒的扉頁,為圖鑒增輝添色,讓年 輕的編輯對前輩感激萬分。 1932年父親得到“左聯(lián)”成員韓起編譯的一部《蘇聯(lián)大觀》o 此書有 20萬字,附大量精美插畫,全面介紹蘇聯(lián)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輝煌成就。 為提高影響力,父親邀請胡愈之為此書寫了序。胡愈之那時剛從歐洲返 滬,在途經(jīng)莫斯科時參觀游覽了七天,寫下名著《莫斯科印象記》,沖破國 民黨不準宣傳蘇聯(lián)的禁令,第一次如實地介紹蘇聯(lián),在上海乃至全國引 起強烈反響。父親既已請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蘇聯(lián)大觀》寫序、 推薦,這已足可引起讀者對《蘇聯(lián)大觀》的關(guān)注和興趣,可是他還不滿 足,他還要再進一步提高《蘇聯(lián)大觀》的品位,他又想起了德高望重的蔡 元培先生。這次他沒有請前輩代邀,而是自己大膽地直接給蔡先生寫信,請他題寫書名。蔡先生又一次為他寄來了墨寶。 1936年秋,蘇聯(lián)版畫展首次在上海舉行,父親通過中蘇友協(xié)從蘇聯(lián)駐 滬領(lǐng)事館無條件取得全部展品的出版權(quán)。這本精美的《蘇聯(lián)版畫集》由魯 迅先生親自選編,并抱病寫了序文。畫冊付印前,父親又想請蔡先生在書 前寫幾旬前言,征得魯迅同意后,他直接到中央研究院,當面向蔡元培提出 要求,蔡先生欣然接受,很快就把前言寫好了。他的前言是這樣說的: 木刻畫在雕刻與圖畫之間,托始于書籍之插圖與封面,中外所同。惟 歐洲木刻于附麗書籍外,漸成獨立藝術(shù),同有發(fā)抒個性寄托理想之作用, 且推廣為銅刻、石刻,以及粉畫、墨畫之類,而以版畫之名包舉之,如蘇聯(lián) 展覽會是矣。魯迅先生于茲會展品中,精選百余幀,由良友公司印行,并 以見版畫進步的一斑,意至善也。 廿五年六月廿五日 蔡元培題 1934年,父親創(chuàng)意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現(xiàn)代文學史上已有定評 的文藝作品,請文藝各領(lǐng)域的專家整理編選,編輯出版一套統(tǒng)一規(guī)格、裝 幀美觀,為后人研究新文學發(fā)展提供珍貴史料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在 10卷本大系的10位編選者名單確定后,父親又去中央研究院找蔡元培先 生,他向先生介紹了《大系》的規(guī)劃和編選者名單后,蔡元培說:“這樣一 部有系統(tǒng)的大結(jié)集,早應(yīng)有人做了,現(xiàn)在良友公司來編輯出版,很好?!彪S 后,他對父親談起:自己是如何進北大的;為了聘請進步年輕的教授受到 外界怎樣的責難;胡適和林琴南又怎樣在北大發(fā)生筆戰(zhàn)。最后他答應(yīng)先 為《大系》寫一段短短的總序節(jié)要,再抽空寫一篇長序。 蔡元培的總序節(jié)要很快就寄到了,父親將其手跡與10位編選者的編 選感想及葉圣陶、林語堂、冰心等名人為《大系》說的幾句話,一起編了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5 J一本《大系樣本》,向社會上廣為發(fā)送、宣傳廣告、征求訂戶。同年夏天, 蔡先生從青島寄來了長達7 000字的《新文學大系總序》。1936年2月,10 卷本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出齊,當父親捧著散發(fā)著油墨香的新書放到蔡 先生書桌上時,蔡先生一邊撫摸著燙金的書面,一邊用沉重的語氣向父 親提出了一個愿望。他說:五四時期如果沒有大量優(yōu)秀的西洋文學作品 被介紹到中國來,新文學的創(chuàng)作事業(yè)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就,當時從事 翻譯工作的人,他們所留下的種子是同樣值得后人珍視的。他建議可 續(xù)編一套翻譯作品的結(jié)集,也編10卷,可以成為《中國新文學大系》的 姐妹篇。 在蔡元培先生的啟示下,父親向許多朋友和翻譯家們請教后,決定 把外國文學作品的編選范圍限定于短篇小說,出版一套《世界短篇小說 大系》,也分10卷,他約請了郭沫若、黎烈文、曹靖華、郁達夫、巴金、傅東 華、耿濟之、戴望舒、鄭伯奇等大家加上自己共10人分別擔任各卷編譯。 約稿完成,準備發(fā)售預(yù)約時,父親又去中央研究院拜會蔡元培,仍想請蔡 先生為《世界短篇小說大系》寫總序。這次去時,蔡先生大病治愈不到一 個月,每天只到研究院辦公一小時,醫(yī)生囑咐絕對不能接待客人。他卻 破例答應(yīng)接見父親,秘書只得關(guān)照父親“會見只能以五分鐘為限”。正說 時,蔡元培推門而入,只見他面容略顯蒼白,精神還極矍鑠,聽父親說明 來意后,蔡先生的態(tài)度讓父親喜出望外,他對《大系》提了許多寶貴的意 見,立即同意,如前次一樣先為預(yù)約樣本寫幾句話,將來出書時再寫一篇 長序。三天后,父親就收到蔡元培寫在20行宣紙上的前言。文中說: 短篇小說的譯集,始于三十年前周樹人 (魯迅 )作人昆弟的《域外 集》,但好久沒有繼起的。最近十年,始有《世界短篇小說集》《、世界短篇 父親對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出版《世界短篇小說大系》的遺愿一直記 在心中,譯稿資料也一直保存在身邊,他苦苦地等待著實現(xiàn)先生遺愿的 時機。建國后的1957年,父親把這個未完成的編輯計劃寫成以《編輯憶 舊》為題的短文,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約三四天后,北京中國青年出版 社來電表示,愿意接辦這部大書。當父親正在慶幸蔡先生的遺愿將得以 實現(xiàn)時,反右斗爭突然開始,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負責同志靠邊檢查,出書 的夢想又一次告吹。粉碎“四人幫”后的1979年,雖然父親保存的資料經(jīng) 過“文革”已蕩然無存,但他抱著一絲希望又在《讀書》雜志上寫了一篇 《想起蔡元培先生的一個遺愿》,重提《世界短篇小說大系》,他盼望能引 起出版界對這套書的興趣,有哪一個出版社能出來承接40年前就計劃出 版的這套叢書。不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周曄果然來與他談?wù)摯耸?,這 真讓他喜出望外,可是,不久周曄調(diào)離了譯文出版社,隨后又過早地離開 了這個世界《,世界短篇小說大系》的出版又成了泡影。1988年當人們紀 念蔡元培先生誕辰120周年時,父親又在紀念文章《蔡元培先生二三事》 中提到《世界短篇小說大系》,他寫道:如果我們能按蔡先生的遺愿,擴大 范圍,延長下限,出它二三十卷,那時蔡先生的短序,略加說明仍可署于 卷首,這將是對蔡先生最好的紀念。 蔡元培先生為振興中華奮斗不止的精神,開拓創(chuàng)新、提攜后輩的熱 情,讓父親深深感戴,終身不忘。80年代中期,父親得知蔡元培先生的曾 侄孫——蔡建國先生在整理蔡元培遺物時,發(fā)現(xiàn)先生遺留在各處尚未公 布的大量照片,于是,他提議蔡建國先生編輯一本圖文并茂的《蔡元培 先生畫傳》作為對先生誕辰120周年的紀念。當時,國內(nèi)出版業(yè)不景氣, 對這種要求高、投資多的紀念冊興趣不大。父親自告奮勇、主動請纓,跑上海靜安公園 內(nèi)蔡元培坐像 到自己的老單位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當 說客,說服領(lǐng)導接受此書,并讓他最信任 的老部下潘世聰先生擔當此書的責任編 輯,他在晨光出版公司培養(yǎng)的王振祥先 生負責裝幀設(shè)計,最后他還親自審閱稿件。那時蔡建國曾寫信請父親寫 序,后來,不知是父親覺得自己的資望太淺還是別的什么原因,終究沒見 刊出。蔡建國曾很榮幸地請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為《畫 傳》題寫書名,可惜,隨后胡耀邦的名字在新聞中消失了。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 驗,誰也不敢再采用他的題字,書名只得改用仿宋體。現(xiàn)在想到此事,不 免讓人遺憾萬千。此畫冊出版后,榮獲上海市1989年優(yōu)秀圖書二等獎。 1988年1月11日,是蔡元培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位 “學界泰斗、人世楷?!保虾J性陟o安公園西側(cè)草坪上為蔡元培先生豎 立一座銅質(zhì)塑像。上午9時30分,樂隊奏起《致敬曲》,時任中共上海市委 副書記楊堤輕輕揭去塑像上的幕布,父親站在草坪上,雙手拄著拐杖,上 身微微后仰,目不轉(zhuǎn)睛注視著身穿長袍、端坐在上的前輩塑像,往日的經(jīng) 歷如電影般一幕幕在眼前閃過,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著:“多慈祥的老人 呀!”“我還能為您再做些什么呢?”看著、看著,他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寫于2007年6月 他與書同壽·趙家壁 5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