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頒獎人:平凡處見驚雷(1)

感動的力量 作者:劉凱


梁建增說,用青少年為獲獎人頒獎,是《感動中國》的一個特色,這代表未來,代表希望,代表文化的傳承。

2011年底,新浪微博上一條尋人啟事被轉(zhuǎn)發(fā)幾十萬次。

“這倆孩子,你們在哪?你們的成長最能看出十年的歲月,我們一起來迎接《感動中國》十年吧。”

圖片上的這兩個孩子是2002年《感動中國》的頒獎人,這是主持人敬一丹發(fā)出的微博,朋友、粉絲和相關(guān)媒體人見到后紛紛轉(zhuǎn)發(fā)。人們寄希望于萬能的微博能找到2002年出現(xiàn)在舞臺上的兩個孩子。

2011年底,《感動中國》頒獎晚會正緊張的籌備中。編導(dǎo)尹韜負責(zé)拍攝《感動中國》十周年宣傳片,宣傳片要制作幾個版本,其中一版是以敬一丹和白巖松為主角的。觀眾想象不到,電視屏幕上華麗的畫面其實就是在辦公室內(nèi)拍攝的。制片主任找美工師做了非常簡單的背景,燈光師安置了最簡單的光,三個攝影師、兩個主角、一個導(dǎo)演就開始了十周年宣傳片的拍攝。

拍攝之余,大家感慨這十年來的變化,敬一丹想到了當(dāng)時兩個頒獎的孩子:“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怎么樣,上高中了吧。頒獎的時候可能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父母總會告訴他,當(dāng)時是怎樣的盛況,臺下有多少人流著眼淚,領(lǐng)獎的都是些什么人。我相信擔(dān)任頒獎的孩子一定會受到《感動中國》的影響,如果把他們找出來,一定會給觀眾帶來特別的感覺,這是和《感動中國》一起成長的孩子?!?/p>

這個動議一提出來,就得到全體贊同??墒牵侥膬喝フ疫@兩個孩子呢?十年前,節(jié)目組未曾想《感動中國》會走十年這么遠?,F(xiàn)在只知道這兩個孩子是從附近的幼兒園里找來的,名字沒有記錄。十年過去,孩子應(yīng)該已經(jīng)升學(xué)三次,恐怕非常難找了。

這時有人想到了微博,于是,這條帶著照片的微博被到處轉(zhuǎn)發(fā)。

千辛萬苦,總導(dǎo)演樊馨蔓的微博有了回音,2002年的那個小男生被人們在人海中發(fā)現(xiàn)了。編導(dǎo)尹韜帶著攝制隊伍在一所中學(xué)的籃球場上找到了他。

世事并非一切都和導(dǎo)演們的想象一樣。小男生對十年前的工作還有一點印象,但多半也是家長復(fù)述給他的,絲毫沒有令人興奮的地方。“那大概是最早的一份工作吧,媽媽讓我去,我就去了,頒了獎就回來了。臺上發(fā)生了什么,那時候我太小,真的不知道誰是誰,就記得燈很亮?!?/p>

正是青春期的孩子對攝影隊態(tài)度淡然,無論尹韜怎樣放低了姿態(tài),想勾起他多一些回憶,他總是閃避,仿佛知道十年前的舞臺上他不是主角,既然不是主角,就不想太多說到自己。他承認一點,這么多年,每年《感動中國》晚會播放的時候,他和家里人還會守在電視前看。

以十年前頒獎的孩子為主角制作宣傳片的計劃沒能實現(xiàn)。但這兩個孩子還是牽動人心。

2012年初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中選用了兩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很多觀眾猜測:這是不是十年前的兩個孩子長大了?

微博中關(guān)于孩子頒獎的評價還很多:

這么多年給這些《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的不是高官名流,也非明星大腕,而是那些稚氣可愛的孩子。這樣的設(shè)計不落俗套又意味深長,讓人看到的是無限的希望。

《感動中國》晚會最讓人感動之處,就是沒有一個個大腹便便的頒獎嘉賓和贊助商,讓我們看到一個干凈的感動晚會。喜歡那兩個頒獎的孩子,這就是未來的希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