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構第一:戒諷刺(1)

閑情偶寄 作者:李漁


武人之刀,文士之筆,皆殺人之具也。刀能殺人,人盡知之;筆能殺人,人則未盡知也。然筆能殺人,猶有或知之者;至筆之殺人較刀之殺人,其快其兇更加百倍,則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予請深言其故。何以知之?知之于刑人之際。殺之與剮,同是一死,而輕重別焉者。以殺止一刀,為時不久,頭落而事畢矣;剮必數(shù)十百刀,為時必經數(shù)刻,死而不死,痛而復痛,求為頭落事畢而不可得者,只在久與暫之分耳。然則筆之殺人,其為痛也,豈止數(shù)刻而已哉!竊怪傳奇一書,昔人以代木鐸木鐸:以木為舌的鈴。鐸,鈴。,因愚夫愚婦識字知書者少,勸使為善,誡使勿惡,其道無由,故設此種文詞,借優(yōu)人說法與大眾齊聽。謂善由如此收場,不善者如此結果,使人知所趨避,是藥人壽世之方,救苦弭災之具出。后世刻薄之流,以此意倒行逆施,借此文報仇泄怨。心之所喜者,處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變以凈丑之形。且舉千百年未聞之丑行,幻設而加于一人之身,使梨園梨園:劇團。習而傳之,幾為定案,雖有孝子慈孫,不能改也。噫,豈千古文章,止為殺人而設?一生誦讀,徒備行兇造孽之需乎?蒼頡造字而鬼夜哭,造物之心,未必非逆料至此也。凡作傳奇者,先要滌去此種肺腸,務存忠厚之心,勿為殘毒之事。以之報恩則可,以之報怨則不可;以之勸善懲惡則可,以之欺善作惡則不可。人謂《琵琶》一書,為譏王四而設。因其不孝于親,故加以入贅豪門,致親餓死之事。何以知之?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于其上,則其寓意可知也。噫,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齊東野人之語:沒有根據(jù)的民間傳說。《孟子?萬章》:“此非君子言,齊東野人之語也?!薄7沧鱾ナ乐恼?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而后鬼神效靈,予以生花之筆此句比喻文思富麗俊逸。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撰為倒峽之詞,使人人贊美,百世流芳。傳非文字之傳,一念之正氣使傳也?!段褰洝贰段褰洝罚喝寮椅宀拷洉骸对姟?、《書》、《禮》、《易》、《春秋》。、《四書》《四書》:儒家經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由南宋朱熹注《論語》,從《禮記》中釋出《大學》、《中庸》,合以《孟子》,一并加注,題為《四書章句集注》而來。、《左》、《國》、《史》、《漢》諸書,與大地山河同其不朽,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廁于其間乎?但觀《琵琶》得傳至今,則高則誠之為人,必有善行可予,是以天壽其名,使不與身俱沒,豈殘忍刻薄之徒哉!即使當日與王四有隙,故以不孝加之,然則彼與蔡邕蔡邕:東漢人。性篤教,少博學,好詞章、數(shù)術、天文,妙操音律。后依附董卓被王允所殺?!杜糜洝分械哪兄魅斯忻嚏?是個背信棄義的復雜形象。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實乎?此顯而易見之事,從無一人辯之。創(chuàng)為是說者,其不學無術可知矣。予向梓梓:古代用木版刻印圖書。傳奇,嘗埒誓詞于首,其略云:加生旦以美名,原非市恩市恩:給人好處,求得對方高興。于有托;抹凈丑以花面,亦屬調笑于無心;凡以點綴詞場,使不岑寂而已。但慮七情七情:人的七種感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以內,無境不生,六合之中,何所不有。幻設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喬命喬命:虛擬命名。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焉知不以無基之樓閣,認為有樣之葫蘆?是用瀝血鳴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為三世之暗,即漏顯誅顯誅:人世間的懲罰。,難逋陰罰難逋陰罰:難逃陰間的懲罰。逋,逃避。。此種血忱,業(yè)已沁入梨棗梨棗:古代刻印圖書多用梨木、棗木,因此刻印圖書的木板稱梨棗。這里泛指作品。,印政寰中久矣。而好事之家,猶有不盡相諒者,每觀一劇,必問所指何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