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喜歡韋爾喬(2)

從清晨到日暮 作者:弋舟


喜歡韋爾喬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幾乎令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人插不上嘴的地步。那么,誰喜歡韋爾喬?

對于韋爾喬作品的評價不計其數(shù),大多集中在諸如“大的意境”“無法開解的寂寞”“夢魘般的陰暗與壓抑”“宗教的影子以及溫馨的懷舊與感傷”,這樣大差不差卻也敷衍了事的句式上,而這種評價語境恰恰符合了喜歡韋爾喬的那部分人的口味——有些抑郁,有些并無大礙的哀傷、寂寞、陰暗、溫馨、懷舊。如此描摹一番,這部分人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不是嗎,有點小資?當然,還有點教養(yǎng)。小資就不論了,除去惡評,講究格調(diào)的作風總是沒錯的,重點說說教養(yǎng)。教養(yǎng)有時候是藝術(shù)的天敵,想一想,污穢不堪的王爾德,粗魯夸張的凡·高,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他們?nèi)绻钤诮裉斓男≠Y眼前,并且小資恰好不幸地有那么一點點經(jīng)典教養(yǎng),我估計這個有教養(yǎng)的小資會強烈地鄙視他們。然而,韋爾喬卻獲得了這樣一部分人的喜愛,換言之,這是他的群眾基礎(chǔ)。首先,這是韋爾喬的幸運,這樣的群眾基礎(chǔ)使得他那些介于中式文人畫與歐式涂鴉之間的小幅作品廣受贊譽;其次,這當然也是韋爾喬的不幸了,它不免令這位醫(yī)生那些風格卓著的畫作小品化,淪為點綴式的補充與修飾,并且嚴重遮蔽了其深邃的價值。在這個角度上,我反對將韋爾喬的作品反復作為插圖使用??墒牵l又能阻止讓藝術(shù)去點綴生活呢?誰又可以拒絕讓藝術(shù)去低水平地普及?不過,藝術(shù)屬于點綴,屬于小資,這話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也許,這就是藝術(shù)在當代的命運?它廣泛地被經(jīng)過教養(yǎng)哺育的人民所推崇,但是人民推崇它的程度也只是點到“修飾”為止。這是一個將一切“小品化”的時代吧,從村上春樹到卡夫卡,甚至連尼采都成了某種格調(diào),相對而言,韋爾喬就還不算太委屈了。他的畫風起碼在形式上,從尺寸到工藝,本來就具有小品化的特征,我不敢想象,把韋爾喬的畫堂而皇之地懸掛起來(畢加索的某些小尺寸素描就有過這樣的待遇),甚至,他的作品連印在銅版紙上都是不恰當?shù)?,它們最適合的角色是作為藏書票,夾在喜愛的書里,在翻開的一瞬間給你恍惚的感動。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我自己對于韋爾喬是相當喜歡的,我就是喜歡他的那部分人之一,是他的群眾基礎(chǔ)。那么——我也有一點點小資。我愿意以這樣一種身份的確認,以這樣一種有教養(yǎng)的態(tài)度,向韋爾喬致意。而韋爾喬,在得益于我這樣的群眾基礎(chǔ)時,也請忍受我們的誤讀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