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官不貪,當貪污成為顯規(guī)則2

天朝1793-1901 作者:聶作平


如前所述,京官的實際收入和名義收入都很低,地方官實際收入高而名義收入低,京官因時時接近權(quán)力中樞而有合法傷害地方官的能力,因此,地方官得約定俗成地向京官饋贈別敬,此外還有夏天的冰敬、冬天的炭敬等各種名目,這其實是對官員們從民眾那里撈來的錢進行的二次分配。不論是坐在京城里守株待兔收取別敬的京官,還是深入民間撈錢的地方官,從本質(zhì)上講,他們都是一群貪腐之輩,貪腐的能力和機會來自他們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值得格外一提的是,張集馨記載說,他的這次大規(guī)模送禮,只有一個人堅決不收,這個人就是軍機大臣賽尚阿。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曾經(jīng)把他描繪成與林則徐針鋒相對的投降派。

一個地方官每次進京——尤其像張集馨這種高級官員,進京的次數(shù)相當頻繁——都得向大大小小的官員送禮,因此,他們肩負的撈錢任務相當重。那么,地方官如何巧取豪奪地為整個官員集團撈錢呢?張集馨年譜中,此類記載頗多,茲舉兩例一說:其一,陜甘總督樂斌,是從一品的封疆大吏,此人的生財之道之一是,從省財政的國庫里,提銀一萬兩,通過中間人借給典當行,從中收取的利息,則成為其小金庫的源頭活水。其二,官員要去任之前,宣布所收稅賦打折,以此提前收取次年稅賦,這種做法稱為放炮。一般情況下,經(jīng)濟好點的縣份,放炮一次,官員可能收入五七千兩到一萬兩不等;有時候,官員并沒有去任之實,謊稱將要去任,也減價催稅,老百姓不知就里,也紛紛交稅,這種做法稱為太平炮。此外,還有些官員甫一上任,就宣布減價催稅,稱為倒炮。如此炮來炮去,國家的稅賦成了官員手里的變形金剛,而流入官員口袋里的到底有多少,永遠是個謎。張集馨曾任過陜西糧道,這是一個當時官員視為肥缺的差事:陜西糧道的主要職責是掌管軍糧,每年向軍隊發(fā)放的軍糧約十九萬石,但實際向民眾征收的糧食則有二十萬石。這樣,其中盈余的一萬石軍糧,就落入陜西糧道的腰包。張集馨的前任方某仍感不足,慫恿他的侄子們,在軍糧中摻入麥殼四千石,幾乎引起軍隊嘩變。

腐敗觸目驚心,官場視為理所當然。與貪污賄賂相伴相生的必然是腐敗。張集馨年譜里,對腐敗的記載多如牛毛。但以他平淡無奇的記述文字來分析,作為清政府的高級官員,他本人早就對腐敗見慣不驚,甚至還隱約有幾分炫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