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意揚揚地說:“這是brown throated thrush”,他又加了一句,“你爸什么也沒教你?!钡聦嵡∏∠喾?,我爸教過我。他指著那只鳥對我說:“你知道這是什么鳥嗎?這是brown throated thrush,在葡萄牙語里,它叫……,在意大利語里,它叫……”,他還會說,“在漢語就叫……,用日語叫是……”等等?!澳憧?,”他說,“你知道這鳥的名字,就算你會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去稱呼它,你其實對這鳥還是一無所知。你所知道的,僅僅是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稱呼這種鳥而已?,F(xiàn)在,我們來好好看看這只鳥。”
通過這些事,父親教導(dǎo)我要去“觀察”事物。有一天,我在玩一種小孩子拉著玩的叫“貨運快車”的玩具,小車斗四周有一圈欄桿,車斗里有一個球—我記得很清楚,里頭有一個球—我拉著玩具車,注意到小球滾動了,我就跑去跟爸爸說:“爸,我發(fā)現(xiàn)了,當(dāng)我拉著車往前走,球會往后滾;我突然停下來,球就會向前滾。這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說:“誰知道怎么回事呢?一般來說,運動著的東西會繼續(xù)運動下去;靜止的東西也會保持不動,除非你用力去推它們?!彼又f:“這就叫作慣性,沒有人知道怎么回事。”這就需要深入理解這種現(xiàn)象了—他沒有光告訴我一個物理概念,他很清楚:知道一個概念和真正懂得這個概念有很大區(qū)別,而我很早也知道這一點。他接著說:“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球并沒有向后滾,而是你拉著車向小球移動;那小球是靜止不動的,或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在向前移動,而不是向后移?!庇谑牵抑匦屡芑貋?,把球又放在車斗里,然后從旁邊觀察。我發(fā)現(xiàn)爸爸說的是對的!我拉著車往前移動的時候,小球并沒有往后跑,它是相對于車斗往后移動;但是相對于側(cè)面,小球稍稍往前移動了一點,可以說是車斗的移動超過了小球而已。這就是我爸爸教育我的方式,活生生的例子,接著是探討問題,這個過程毫無壓力,都是些輕松有趣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