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準(zhǔn)備扒火車(1)

最后的耍猴人 作者:馬宏杰


我在村里一等就是三天,這種等待只會讓我更加緊張,更加矛盾。但是,我確定自己一定會有所收獲,這種期待可以說在刺激著我。等到29日,天氣還是一樣陰郁,楊林貴他們決定不再等天氣好轉(zhuǎn),第二天不管是什么天氣都要出發(fā)。

2002年10月30日,天氣看起來稍好了一些。楊林貴和班子里幾個耍猴人商量后,決定下午一點走。這次外出耍猴,和楊林貴搭班子的人有他的兒子楊松、弟弟楊林志、侄子楊海成,以及同村的耍猴人戈群友,還有一個負責(zé)做飯、看家的朱思旺。楊林貴是掌班人。楊林貴的兒子楊松今年18歲,他13歲就開始跟父親外出耍猴。耍猴人外出搭班也是很有講究的,楊林貴他們這班人馬以楊姓家族為主,戈群友是和楊林貴有一定江湖交情的,只有朱思旺是個新手,沒有耍過猴子,他的任務(wù)主要是打理雜務(wù)和做飯。

上午,楊林貴去鄉(xiāng)政府辦好了六張飼養(yǎng)證,每張收費260元。這種鄉(xiāng)政府開具的獼猴飼養(yǎng)證只能證明他們這些耍猴人的猴子是自己飼養(yǎng)的,這在嚴格意義上是不符合《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還應(yīng)開具野生動物運輸?shù)脑S可證,以及由省級以上的林業(yè)部門頒發(fā)的證明,才合乎法律。

在搭班上,帶猴子也是有講究的:楊林貴帶著他自己飼養(yǎng)的一只母猴和一只小猴,再搭上弟弟楊林志的一只公猴,這樣便組成了一個猴子家庭。在一個搭班的猴子家庭組合里,不能有兩只年齡接近的公猴在一起,否則它們就會為決出勝負而打得不可開交。每次外出,基本上都要這樣進行搭配。如果沒有母猴,公猴也不賣力氣表演。此外,還要有一只年紀小一些的猴子和一只搭配表演的小狗。這次楊林貴是兩班人馬合在一起,一共有六只猴子。

耍猴人在一起搭班很講究規(guī)則:

一是要看搭班人的猴子。猴子不能老也不能小,老了耍不動,小了還沒有馴化出來。此外,還要看猴子的“活兒”好不好,“活兒”好不好有幾個判斷依據(jù),如猴子的身段、聰明程度、會的“活兒”多不多(表演的花樣多不多)等。耍猴人有一個說法:“公耍小,母耍老。”一般來說,7歲左右是猴子最好的表演年齡。對跟自己搭班的耍猴人和猴子,做掌班的在搭班前都要去對方家里摸摸底,讓猴子在自己面前“練練手”,考察一下猴子的“活兒”好不好,以及稟性是否潑皮兇猛,是否適合搭班。另外,對猴子來說,搭班的原則是一只大一些的公猴、一只年齡小于公猴的母猴、一只三歲左右的小猴。只有這樣的組合才能進行表演。如果是三只公猴就會經(jīng)常打成一團,都是母猴的話它們就會懶散怠工。

二是看人。搭班的人是不是自己一個家族的親戚,這在過去是很重要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在這個班子里起碼要有自己的本親,這樣掌班的才好說話,不至于班子里的人不聽話。

三是搭班的職責(zé)不一樣,酬勞也不一樣?!罢瓢唷必撠?zé)全局,“把式”負責(zé)耍猴,“鎦子”負責(zé)收錢,“看挑”負責(zé)在家做飯。掌班和把式一般拿大份額分紅,鎦子拿中間份額,看挑拿得最少,這些在出發(fā)前都要說好。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村里的耍猴人外出時都帶著一只羊,和猴子一起表演走獨木橋。現(xiàn)在,羊太大不好帶,就改成帶一只小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