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是的,對話,我把這本書命名為“對話錄”,是因為你將看到的并非充滿了成功者的人生傳奇、勵志故事、閑趣八卦和觀點記錄的訪談,是因為相比訪談的過程,我更為珍重對話的呈現(xiàn)。或者說,我從內(nèi)心里傾向于如長江三峽般遍布峰谷與險灘的“難以對付”的對話,而不能接受不論在何種意義上,都很可能包含了曲意迎合的意圖而過于平滑的訪談。我們確乎是太習慣于假裝沒正經(jīng)的八卦、吐槽和閑聊,太習慣于一本正經(jīng)的演繹、推斷和論定,而越來越不知道該怎么去做真實的思考了。禪宗有言,祖師對初學者常不問情由,當頭給以一棒,以考驗領悟佛理的程度。如此,于情于理都不是我能做到的,反倒是我更需要高人的棒喝,以促我警醒。但如是把“棒喝”作“截斷”解,禪宗的這種態(tài)度,卻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在對話里,我想說的是:去你的平靜吧!我們需要的是搖晃,不安的搖晃,讓思想的激流一遍遍沖刷意識的堤壩,直至它搖搖欲墜,轟然決口。我也會不時打斷對話者一個人的“獨白”,讓自己的聲音,讓更多的聲音參與進來,讓這些聲音與聲音碰撞,形成復調(diào)、變奏與交響。我知道這會讓本可以稀松平常的訪談變得異常緊張。但我相信這緊張里,隱藏著思想的本質(zhì),而它總會在緊張到死的最后一刻呈現(xiàn)。我試著盡可能誠實地記錄下這些對峙、矛盾、駁難,因此也更顯五彩斑斕的聲音,也試著以此開啟一個有著更多真實、更多可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