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謇:天地之大德曰生(6)

世道與人心 作者:余世存


胡適并沒有說明白,張謇的“失敗”是“實業(yè)救國”道路的失敗。張謇的救國救世來源于他對實力的追逐,跟實力在一起才踏實。但實力在他那里多指一國的資源、教育、實業(yè)等,他沒有像康有為、孫中山那樣去思索實力的精神、制度、體制含義。沒有精神奠基的教育是流于奴性的應試教育,沒有制度保障的資源是無效和受盡污染的資源,沒有政體支持的實業(yè)是沙灘聚塔。自張謇、盧作孚以來,直到當代企業(yè)家們,其一生的努力多如空夢一場。在張謇去世前,他的“新新世界雛形”已經(jīng)從根底上松動。到1925年,僅大生一廠的債務已經(jīng)高達九百零六萬九千兩白銀以上。他的事業(yè)已經(jīng)遭遇了全面的危機,一直到他離開人世前,也沒有看到真正的轉(zhuǎn)機。張謇陷入實務中,無能反省他一生的道路,他留下的只是感嘆:“謇不幸而生中國,不幸而生今之時代?!薄吧殉畹剿溃人莱畈恍?。”

幸運的是,張謇的實業(yè)在當時感動了國人,世所公認,他是中國近代實業(yè)史上的第一人。1937年中華書局刊行的《中國百名人傳》,首為黃帝,末乃張謇。他實業(yè)的一部分至今令大眾受惠,張謇把南通從一個偏遠的小縣創(chuàng)造成具有全國性質(zhì)的現(xiàn)代城市,南通以其極富現(xiàn)代意識的建筑規(guī)劃被當代建筑大師吳良鏞教授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有人說:“在這座城市里,幾乎每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張謇時代遺留下來的實業(yè),大至南通的一廠一校,小至南通的一橋一路,均是他個人意志的體現(xiàn)。作為南通實業(yè)的締造者,張謇的印記與南通永遠地烙在了一起?!蹦贤ㄓ袀€說法是“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河,人是張謇。人們用文學的語言表達說:大多數(shù)南通人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生涯都是在張謇創(chuàng)辦的學校里度過的。大多數(shù)南通人至少有一個親戚在張謇創(chuàng)辦的工廠里工作過。南通人最常去的電影院是更俗劇場,張謇當年在這里接待過歐陽予倩、梅蘭芳、袁克文,唱了一夜,歌舞升平。每個南通人都在濠河岸邊的公園里散過步,曬過太陽,打過水漂,這個公園只是張謇當年規(guī)劃的五個城市公園之一。

有此已經(jīng)不朽。何謂不朽?亂世中的穆叔回答范宣子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蹦率暹€說,“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本褪钦f,官當?shù)么?,不能算不朽。亂世中的張謇曾說:“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yè),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彼雷约旱氖?,但他同樣知道自己的不朽,是以他為自己的墓門寫下了對聯(lián):“即此粗完一生事,會須身伴五山靈?!彼L眠于南通的五山,已經(jīng)成為山川的一部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