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君,首先要跟你說聲對不起,之前的確是我考慮得不夠周全。
我只是太想知道那些正在找工作的讀者的感受,所以就拜托你為我的書寫了閱讀反饋。卻事先沒有想到,那可能觸及你不想被提及的傷痛。
你在反饋卷上寫了長長的一封信。你說你挨過了漫長的復讀歲月,最后終于懷揣著飽滿的夢想,步入了大學的殿堂,然而你做夢也沒有想到,畢業(yè)后為了找工作,卻付出更漫長的歲月。你問我是不是沒有想到,有些人的挫折在于,我書中提及的那些煩惱——關于第一份收入、第一份工作、職場人際關系的,他們甚至連感受的機會都沒有;你問我是不是沒有想到,在這個沒有平等和正義可言的國家,復讀生們不得不經(jīng)歷的“虛度青春的痛楚”。
真的很抱歉,我的確沒有想得這么遠。之所以寫這封信,一來是想為我的考慮不周表示歉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鼓勵你一定不要丟掉那股堅持不懈的勇氣。真心地希望這封信寄出得不算太晚。
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其結構中充斥著諸多矛盾,這一點其實我也深有體會。
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我參加大學書友會的時候,曾經(jīng)學到過“巴萊多定律”,又被叫作二八法則,講的是關于經(jīng)濟不平等的內容,它說社會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如今,30年過去了,關注一下最近美國的“占領華爾街”示威活動,你會發(fā)現(xiàn),舉著“我們是那99%!”的標語牌表示抗議的群眾變得越來越多。這個世界已然成為那1%的上層人的世界。雖然不知道這個統(tǒng)計數(shù)字是否屬實,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得到,這個社會的不平等不僅沒有得到緩和,反而從20∶80上升至1∶99,變得更加尖銳和嚴重了。
直到2000年,韓國的經(jīng)濟還一直保持著持續(xù)上升的趨勢。那時還需要不斷增加新的勞動力,所以在當時來看,就業(yè)還沒有那么困難。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經(jīng)濟增長已不同于往日,新的就業(yè)崗位也不如從前那樣多了。而生于國民收入較高的時代、對就業(yè)要求逐漸變高的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像從前那樣什么工作都肯干了。
他們面臨著現(xiàn)實帶來的二重,甚至是三重的痛苦。
面對如此形勢,那些國家的領導者本應聚在一起,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就業(yè)崗位,然而他們卻更關心個人利益,或是如何再次當選的問題。當這些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紙上談兵或濫行對策時,你的痛苦卻變得越來越深了。
換個角度思考,我們不應該束手等待居高位者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而應該匯集所有人的力量,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就算解決了社會矛盾,仍然必須有另一個變化,那就是你自己的改變。優(yōu)秀的外科醫(yī)生能夠摘取患者體內的腫瘤,但如果患者本人沒有重新站起來的意志,想要恢復健康也是非常困難的。關于解決社會結構問題的政治、經(jīng)濟對策,請原諒我在這里無法一一細說。
接下來我想談談關于你的問題。但是請你理解,我并不是說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是由于你自身的不足,而我們這個國家卻沒有任何責任。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中國的青島,得知那兒有一種竹子叫做“毛竹”。毛竹種植之后,5年內都不出筍,絲毫不見任何變化。但等到5年過去后,從某個瞬間開始,它將以每天幾十厘米的驚人速度瘋狂生長,直到躥至25米的高度。神奇吧?事實上毛竹在那5年之中并非絲毫不長,它一直在向地下扎根,為了將來的飛躍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待時機一到,它會生長得比任何植物都快,都高。
我覺得我們的人生和毛竹非常相似。把水加熱到100攝氏度以后,無論再怎么加熱,水溫都不會再升高。如果就此放棄,熱水很快也就冷卻了。但是如果堅持不懈地加熱的話,水就會變成蒸汽,升騰到空中。為了實現(xiàn)質的飛躍,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堅持度過絲毫不見成果的隱忍的歲月。
所以成功才顯得如此困難。如果付出10分的努力,當下就會有10分的成果展現(xiàn)在眼前,那么所有人都會去努力。但是現(xiàn)實并非如此。有時候你面臨的局面,就像加熱100度的水一樣,無論再怎么努力,都看不到任何變化。很多人在做出或多或少的嘗試之后,最終都選擇了放棄。但是這期間一直默默堅持著,灑下滾燙汗水的少數(shù)人,最后終將嘗到成功的甜蜜。
K君,請堅持下去。
你就像毛竹。你就像即將達到沸點的翻騰的熱水。
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機會。要是能遇上扭轉人生的金子般寶貴的機會,就更加難得了。很多人都會感嘆說,那樣的好機會絕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但所謂機會,正是“準備”的同義詞。如果不做好準備,那么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降臨的機會飛走,甚至你可能都意識不到機會的存在,就讓它白白溜走了。只有有條不紊地做好準備,才能夠抓住小機遇,并將其發(fā)揮大用處。
陽歷的6月21日,也就是夏至這天,是一年之中太陽照射緯度最高、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但是眾所周知,這一天并不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天。夏至過后,太陽持續(xù)炙烤大地,8月初才是一年里最熱的時候。太陽并不會因為夏至這天自己不是最熾熱的就感到沮喪,也不會因此而放棄。
所以,機會還沒到來的時候,恰恰正是最好的機會。做足準備吧,就像毛竹、沸水和太陽那樣。
其實我有點擔心,擔心你在為了尋找人生中的自動扶梯而徘徊。各種專業(yè)資格證書、終生有保障的穩(wěn)定工作……這些東西,好比你邁出第一步后,就能一次性將你帶向成功的自動扶梯。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存在這樣的自動扶梯。等你真正了解了那些曾讓你艷羨不已的職業(yè),你就會明白,其實那里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和無數(shù)的煩惱,因為生存本就是一場戰(zhàn)斗。因此,職場并不是自動扶梯,無法將我們一次性帶向目的地,而是一步步的階梯,讓你在向上攀登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當你乘上一趟巴士,可能會不得不先站一段路程。可能車上所有的乘客都是坐著的,只有你一個人必須站著,這種時候最讓人郁悶了。但說不定對于坐著的人來說,站著反而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呢!再者說,那些坐著的乘客,誰也不會去嘲笑站著的人。反正巴士已經(jīng)開動,載著我們向目的地駛去了。
K君,盡管現(xiàn)在你的求職歷程有些不順,但并不代表你的人生也就此止步了。人生的巴士一直在往前行駛,只不過你是站著的,比那些坐著的乘客更辛苦一些罷了。千萬不要因為如此,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要對坐著的乘客心生抱怨。真的想要坐下,那就先下車,然后等待下一輛有空位的車就可以了,必要時還可以折回起點坐車。所以,你不妨先回到原點,準備新的開始。只要你想,一切都還來得及。
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火箭,不可能在一次推進后,就順利進入軌道。它要經(jīng)過一級分離,二級分離……只有分階段燃燒燃料,然后將其分離,最終才能成功駛入軌道。我建議你也在適當?shù)臅r候,拋開一些東西,例如你至今無法克服的懶惰、既得利益、自尊心、機會成本等。
等你丟掉它們再回頭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們并沒有什么價值。只有像火箭分離那樣把身上的惰性拋掉,你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更輕松的樣子。那時你將感受到一個更上一層樓的自己,能夠朝著夢想再次飛躍。所以,做好再次起飛的準備吧。
我來給你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他大學畢業(yè)后,連續(xù)經(jīng)歷了19次面試的失敗。即便如此,他也只能數(shù)著自己失敗的次數(shù),熬過那些日子。剛開始他還覺得,頭幾次面試受挫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當他面試了10多次,將近20次的時候,他說,令他感到痛苦的,已經(jīng)不再是求職失敗的沮喪,而是自己不被這個社會所接受的羞愧感。
當“我”的存在被整個世界拒之門外,這種感覺有多么悲慘,我想你應該能夠理解。
如今,他已經(jīng)坐上了社長的位置。他說,每次公司面試應聘者的時候,他都一定會補充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挑選的不是最出色或最優(yōu)秀的人,而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有些人可能在某一領域非常突出,但若把他放到其他領域,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非常無能的人?!?/p>
道理就是如此,你被公司婉拒,并不是因為你太無能,只是你還沒有遇到能夠認可你的世界,以及最適合你的工作罷了。你要牢記這一點:從最底層做起并不悲慘,悲慘的是連嘗試都沒有嘗試。
因為第一份工作并不能詮釋真正的你,最后一份工作才可以。
K,就算有時感到失望,也千萬不要氣餒。最重要的不是你能不能奔跑、會不會跌倒,而是你跌倒之后有沒有爬起來的勇氣。
現(xiàn)在你正經(jīng)受的這些時光,也許正像毛竹需要經(jīng)歷的那5年一樣。迄今為止你投出的那些石沉大海一般的簡歷,也許正是促使100度的沸水蒸發(fā)的火花。那些等待的價值,很快就會實現(xiàn)。我相信,很快,毛竹就會飛速長成世界上最高的竹子,很快,沸水就會變成自由自在的氣體,飄向廣袤的世界。
真心地希望這本書中的某一字、某一句能夠幫助你重拾信心。
祝你成功。
金蘭都
再啟:關于前面提到的那位面試失敗了19次的朋友,我掙扎了好久,還是決定把他的名字說出來。他就是負責出版該書的文學社區(qū)出版公司的姜炳善代表。如果不是他,大概我也沒有機會借這本書給你寫這樣一封回信。所以,就讓你我二人感謝他那無數(shù)次的失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