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綁架(1)

羅馬滅亡后的地中海世界 作者:(日)鹽野七生


然而,新方法起初幾乎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公元725年的海盜行動徹底失敗,居然沒能登上西西里島。船隊傾覆于狂風巨浪之中,船只相互劇烈碰撞,僅極少數(shù)人得以逃生,其他人幾乎全部葬身海底。也許憑著信仰、主張沖過風浪前進的原伊斯蘭教徒與長期居住在北非了解地中海、主張撤回的新伊斯蘭教徒之間發(fā)生了意見對立。據(jù)說漂浮到西西里海岸的尸體中,有幾具是把《古蘭經(jīng)》緊抱在胸前的。

翌年的海盜行動,同樣未能踏上西西里土地。但在第三年,公元727年海盜出海,使西西里南岸一帶遭殃,海盜們滿載著掠奪品和綁架的人口凱旋。進入港口的海盜船桅桿高聳,綠底白色月牙的伊斯蘭旗幟迎風飄揚。

被海盜綁架帶到北非來的西西里居民并不是迎戰(zhàn)海盜而失敗的人,因而不是俘虜。但在打著圣戰(zhàn)旗號的伊斯蘭海盜看來,他們是失敗者,是勝利者可以任意處置的戰(zhàn)利品,而且是些伊斯蘭教認為的信仰“錯誤教義”的基督教徒。伊斯蘭教盡管承認猶太教、基督教是先行宗教,但卻斷定由于它們脫離了真的道路,作為宗教已經(jīng)墮落。

如果這就是伊斯蘭的基督教觀,被綁架的人就只有做奴隸一條路了。如果被綁架來的基督徒是男子,他會有下面幾種命運。

第一,做以海盜船為主的伊斯蘭船的劃槳手。

在靠帆和槳航行的加萊船上,劃槳手承擔著發(fā)動機的作用。在無風或風小以及風力過大而無法用帆的時候,或是進出港口的時候,就要發(fā)揮劃槳手的作用了。劃槳手如果是奴隸,劃槳時要被鎖鏈銬住。

第二,加入正在伊比利亞半島進行圣戰(zhàn)的伊斯蘭軍隊。

參戰(zhàn)士兵要被強迫改信伊斯蘭教。既是圣戰(zhàn),伊斯蘭軍隊中只有伊斯蘭教徒才被允許參戰(zhàn)。

第三,在奴隸市場出賣,在買主手下當一輩子奴隸。

第四,送進不知為何而被稱為“浴場”(balneum)的強制收容所,等待愿意使喚他們的伊斯蘭教徒前來挑選。當然,他們的報酬極低,是廉價勞動力。不過,他們也經(jīng)常會被提拔為“浴場”管理人,但僅能獲得極少的食物。從早到晚在“浴場”干重活,就是這些人的生活。

如果被綁架的是女人,則幾乎都會被在奴隸市場上賣掉。雖然結(jié)果仍是當奴隸,日子與被綁架的男子并無兩樣,但女子被強迫改信伊斯蘭教的比例卻極高,因為伊斯蘭教禁止與異教徒發(fā)生性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