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成基因改良的人說,原則上,借由教育改善孩子跟借由生物工程改善孩子之間沒有差別;批評基因改良的人則堅稱,差別是非常巨大的!他們認為,試圖以操縱孩子的基因組成的方式來改善孩子,是對優(yōu)生學的緬懷,而優(yōu)生學是上個世紀一項廣受質疑的活動,其用意是改進基因庫,運用政策(包括強制節(jié)育和其他種種可憎的方法)改良人類。這兩個相互抵觸的類比有助厘清基因改良的道德立場:父母試圖用基因手段來改善孩子,到底屬于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假定是好事),還是實施優(yōu)生學(假定是壞事)?
贊成基因改良的人在這個層面上的說法是正確的:利用基因改良來改善孩子,在精神上跟處心積慮、高壓栽培孩子的做法很相似,這類的方式近來變得很常見。但是這樣的相似之處并不能證明基因改良是正確的;相反,卻凸顯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強力地介入孩子生活的各個層面,而且形成趨勢的問題。最顯著的例子是癡迷體育的父母決心把孩子塑造成冠軍。他們有時候會成功,比如理查德·威廉斯,據(jù)報導指出,早在大、小威廉斯出生之前,他就把女兒的網(wǎng)球生涯計劃好了;或是厄爾·伍茲,當泰格·伍茲還在嬰兒圍欄里時,他就把高爾夫球桿交到他手上了?!白屛覀兠鎸ΜF(xiàn)實吧,沒有小孩自己會這樣地投身運動,”理查德·威廉斯告訴《紐約時報》,“父母才會為孩子打算,我承認我是內疚的。如果沒有早早計劃好,相信我,就沒有今天的成就?!?/p>
類似的心情也出現(xiàn)在精英運動之外,比如在全國足球場邊線和小聯(lián)賽棒球場邊過度緊張的父母當中。父母干擾和喜好競爭的傳染病很嚴重,青少年運動聯(lián)賽試圖通過建立父母請勿進入?yún)^(qū)、無聲周末(不大喊大叫、不歡呼鼓舞),以及頒獎給有體育精神和懂得克制的父母來對其進行控制。
在邊線威嚇不是過度干預的父母給青少年運動員造成的唯一損失,隨著由強勢的父母組織和管理的運動聯(lián)賽,取代了臨時湊人的球賽和游樂場運動,兒科醫(yī)師報告稱,青少年因為運動過度而造成傷害的數(shù)據(jù)有了驚人的增加。當今,16歲的投手所經受的手肘重建手術,是以前只有大聯(lián)賽的投手想要延長職業(yè)生涯才需要動的手術。波士頓兒童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部主任萊爾·米凱利醫(yī)師報告,他診療的年輕病患中有70%罹患過勞性損傷,而25年前只有10%。運動??漆t(yī)師把過勞性損傷之大流行,歸因于一種與日俱增的趨勢,即讓孩子從很小就專攻一種運動,且使其終年受訓?!案改競冋J為,專攻一種運動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孩子成功的機會,”萊爾·米凱利醫(yī)師說,“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青少年體育官員和醫(yī)師不是唯一要想辦法阻止專橫父母的人,大學的行政主管也抱怨,家長渴望控制孩子的生活——幫他們的孩子填寫大學申請表格、打電話糾纏入學辦公室、幫忙寫學期報告、在學生宿舍留宿,諸如此類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的家長甚至打電話給大學行政人員,要求早上叫他們的孩子起床?!按髮W生的家長已經失控了?!甭槭±砉W院入學主管瑪麗莉·瓊斯說,她曾強烈要求焦慮的家長退后。巴納德學院院長朱迪絲·夏皮羅也有同感,她在一篇名為“家長請勿進入校園”的專欄署名評論道:“家長的權利意識像是消費者一樣,因為不懂得松手,導致有些家長想要處理孩子大學生活的每一方面——從申請入學到選擇主修科系。這種家長,雖然是少數(shù),但卻是教職員、系主任和院長生活中要面對的與日俱增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