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傳染力
大凡不良的情緒,都具有超強的傳染性。我見到過一位在商場哭泣的女子,她丟了自己的錢包,里面裝著她的全部家產(chǎn)(她把銀行卡全都放在里面了)。本來這事與周圍的人毫無關聯(lián),她不過是坐在電梯口抹眼淚,10分鐘后,圍在她身邊的人們都陪著她難過起來,還有幾位家庭主婦也因此想到了自己的傷心事,流下了眼淚。
當你遇到煩惱的事情時,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不愉快的“病毒”就會迅速渲染、轉嫁到他人的身上。就像微笑會傳染、會給人們帶來快樂一樣,情緒垃圾也具備這樣的特征,它能污染一大片空間。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同時也都是潛在的“兇手”。
我的課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當人們看到有人責怪(即使是不公平的指責)別人時,他們更有可能學會這種行為。許多人經(jīng)常在做錯事情時遷怒他人,他的目的是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當他開始這種遷怒行為時,卻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也被他傳染,于是更多的人學會了這種遷怒方式,壞情緒就這樣被擴散了。
在情緒傳染的過程中,有四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1.傳播者的影響力越大,人們就越可能在潛意識中去模仿他們的情緒。
總統(tǒng)在電視機前的落淚,會打動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這是因為,作為影響力巨大的人,他的被認同感比較強,跟外界建立了密切關系,而且與許多人的利益息息相關。與此相仿的還有影視體明星、公眾知識分子和其他一些比較知名的人物。放到較小的范圍看,公司領導者和部門管理者的情緒也易被員工模仿。
2.外界刺激的強度越大,就越可能引起“情緒傳染”。
情緒傳染的“起爆點”取決于外界刺激的強度。比如,對于同一個情境,有些抵抗能力較弱的人會首先出現(xiàn)情緒反應,有些抵抗能力較高的人則不會。如果有人首先出現(xiàn)了很大的反應,就相當于加強了這種刺激的強度,那么原本抵抗能力比較高的人也會跟著出現(xiàn)情緒反應。就像在看恐怖電影時,如果膽小的孩子先被嚇哭了,本來不會哭的膽大的孩子也可能跟著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