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言批判》論莫言小說的得失(2)

莫言批判 作者:李斌


當人們正在欣賞《西線軼事》《高山下的花環(huán)》等軍旅生活小說時,作者卻推出了《金發(fā)嬰兒》,以獨辟蹊徑的格局寫了一個連隊指導員孫天球。比起梁三喜等熱血男兒們他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算不上英雄的小人物。他教條刻板,思想僵化,視少婦裸體塑像為洪水猛獸,甚至戰(zhàn)士們斜視一眼也會遭到批評訓斥,他缺少感情致使自己的妻子與黃毛通奸。問題的關鍵不僅在于作者如此去設置人物、構思情節(jié)、編織他心中的故事,而恰恰在于別人認為不應該發(fā)生的事情,作者卻揭示事件發(fā)生的客觀必然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軍人不應是呆板規(guī)范的符號,不是冰冷的鋼鐵,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首先應該是一個人!“無情未必真豪杰”,人類的七情六欲都應該為他們所具有。就一定程度而言,正因為孫天球缺少一個正常人的某些東西,才釀成悲劇。當妻子與黃毛的事敗露后,妻子卻直爽地、用正統(tǒng)觀點看是不知羞恥地提出讓孫天球成全她與黃毛。如果按傳統(tǒng)的想法,妻子理應向?qū)O天球痛哭流涕、信誓旦旦地痛改前非。這樣寫省事、保險,也可迎合人們久已成習慣的欣賞趣味,但難免雷同。在透視人物心靈的這一情節(jié)中,莫言作了大膽地處理:本來孫天球可以義正詞嚴地怒斥妻子,變成了孫天球在妻子的悲切哭訴中沒了主張。是對妻子無聲地回絕,是出于對黃毛的切齒痛恨,抑或是出于本能的嫉妒?或者這幾點兼而有之呢?孫天球一怒之下扼死了黃毛的嬰兒--這是妻子與別人通奸的罪證!人物的悲劇結局令人深思,情節(jié)處理的新奇獨到出人意外,個中也可見作者盡力避免他人窠臼,不落俗套的創(chuàng)作立意。試想,有哪位作家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此大膽地處理過這樣的“破壞軍婚”案呢?誰又曾去細膩地表現(xiàn)過一個軍人、一個新時代的軍人豐富而又矛盾的感情世界、堅強而又脆弱的內(nèi)心痛苦呢?當然,擊節(jié)欣賞之余也明顯地感到作品的不足:像孫天球這樣一個在連隊受過多年教育的指導員,驟然間變成了殺人犯,其中的變化還缺乏一些必要的條件。當然不是說這絕對不可能,只是作品少些真實的、具體的、令人信服的細節(jié)描寫,正因為缺乏這方面的描寫,從整個作品來看,孫天球最后的變化同他本人的性格似有些相悖。作家刻意求新,固然是好事;而一味追奇,太多了人為的色彩,意象成分大了,也就沖淡了文學的真實性、可信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