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纏斗:方生與未死》苦難來自于落后和封閉

纏斗:方生與未死 作者:袁偉時


——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祭

火燒圓明園,150年了!這是中國人心頭永遠的痛,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恥辱。痛定思痛,有些事應該刻骨銘心,永志不忘!

英法侵略軍:摧殘文化的犯罪記錄!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始建于明代而歷經(jīng)有清以來六代皇帝150多年營造,占地350公頃,擁有中外建筑師精心設計建造的二百多座各式建筑,匯聚了中西文化瑰寶。

不幸,1860年10月,這個文化寶藏被罪惡之手毀滅了!

它被毀于英法侵略軍的搶掠和焚燒!1860年10月6日,法國侵略軍占領了圓明園,7、8兩天,英法兩方聯(lián)手搶掠??纯串敃r在場的法軍翻譯官的記錄吧:

“這一大群各種膚色、各式各樣的人,這一大幫地球上各式人種的代表,他們?nèi)剪[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這一堆無價之寶。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賭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都帶走了自己的戰(zhàn)利品。”①[①中國史學會主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59頁。]

“炮兵們在這一場合分到的東西最多,因為他們有馬匹,有彈藥箱,還有車輛。他們利用了彈藥箱的每一個角落,而當彈藥箱都塞滿的時候,他們又把放炮后用來沖洗炮管的水桶也都塞得滿滿的,最后他們甚至把直到炮口的整個炮身也都塞滿了東西?!雹赱②同上,第362頁。]

英軍也不后人。他們與法軍一樣防守搶劫。同時,為了掩飾罪行,搶掠伴隨著焚燒:

“十月十三日。今天早晨,派往宮殿的英國遠征隊才剛剛回來,他們隨帶的成千輛車子和馱獸也都滿載著戰(zhàn)利品回來了……

在撤走以前,英國人把他們到過的宮殿和他們四周的花園都放把大火燒了;他們還說,在今天傍晚的夜景一定是非常漂亮的(Very nice)?!雹踇③同上,第368頁。]

18日開始,“火三晝夜不息”,整個園子被徹底燒毀:

“所有廟宇、宮殿、古遠建筑,舉國仰為神圣莊嚴之物,和其中歷代收藏,富有皇家風味,精美華麗,足資紀念的物品,都一齊付之一炬,化為劫灰了……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術和風格,惟一無二,世上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和他們比擬?!雹躘④中國史學會主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18頁。]

還應指出,侵略者不但焚燒了圓明園,還焚燒、搶掠了萬壽山、玉泉山等處。

順便說說,圓明園不但毀于侵略者,它還被跟在侵略者屁股后面搶掠的本國流氓、地痞和愚民徹底戮尸,剝?nèi)プ詈笠患?nèi)衣。

19世紀,法庭無法審判勝利者??墒?,任何權勢都逃不過歷史的審判!正直的人,正直的筆,記下了他們的罪行。

從當時到今日,這場災難一直遭到中外有識之士一致譴責。作為文明罪人,他們將遺臭千秋萬代!

喪失了的三次機會

如果把認識停留在譴責搶掠和毀滅文化財富,那就過于膚淺了。火燒圓明園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續(xù)四年的英法聯(lián)軍之役的巔峰和終點。應該追尋為什么戰(zhàn)火會點燃并且最終燒毀了圓明園。

就英法方面而言,拓展世界市場的沖動難于抑制,難得的是對方提供了借口。

大清帝國如果應對得體,這類戰(zhàn)火可以及時熄滅,清政府可以獲得改革和發(fā)展的必要時間。不幸,它喪失了三次撲滅烈火的機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