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亡啟示錄》為什么是新軍(2)

清亡啟示錄:一個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機中走進歷史 作者:馬勇


聽了義軍官兵的介紹和邀請,黎元洪并沒有像湯化龍那樣很快答應入伙,據說他足足獨自思考了三天三夜。10月13日,思想豁然開朗的黎元洪向義軍代表表示:從此后,兄弟愿與各位同生死共患難,不計成敗不計艱難。黎元洪終于踏上兵諫這條路,成為武昌義軍首領。

湖北新軍嘩變引起清廷高度重視。12日,命軍咨府、陸軍部速派北洋新軍精銳開赴前線,準備武力鎮(zhèn)壓。14日,朝廷啟用賦閑三年的袁世凱出任湖廣總督,責其全權處理。然而這些措施都沒有收到什么效果,22日,長沙新軍起義,湖南光復;陜西新軍起義。23日,九江新軍起義。30日,南昌新軍起義,江西光復。29日,太原新軍起義,山西光復;30日,昆明新軍起義。

進入11月,各地新軍起義更像得了傳染病一樣,接連不斷,至11月27日,也就是武昌起義四十一天的時候,關內十八行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和山東四省繼續(xù)效忠朝廷,另外十四省均先后宣告獨立。最為詭異的是,這十四獨立省份基本上都是各省新軍發(fā)動起義,宣布獨立宣布光復。

更為蹊蹺的是,朝廷派來鎮(zhèn)壓武昌嘩變的也是新軍,不論是袁世凱,還是馮國璋、段祺瑞,他們都是朝廷命官,是新軍將領,然而他們在與湖北新軍簡單交手后,竟然坐地言和,一起反逼朝廷就范,達成清帝退位、民國肇建的政治妥協(xié)。兩千年帝制就此終結,兩百多年的大清國至此瓦解,而導致這一系列結果的,竟然是清廷傾心構建培植的新軍。

從忠誠衛(wèi)士到掘墓人

原本應該成為大清王朝“忠誠衛(wèi)士”的新軍,為什么反而成為清廷的掘墓人呢?這確實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歷史教訓。這與新軍的創(chuàng)建、成軍及指導思想有著密切關系,是好心辦成了壞事,至少對大清王朝是這樣。

新軍的創(chuàng)建要從1894年甲午戰(zhàn)爭說起。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原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朝廷命令在天津小站運用西法編練十營定武軍,總計四千七百人。第二年,胡燏棻調任平漢鐵路督辦,天津小站定武軍便由從朝鮮歸來的袁世凱接手,并按照朝廷意思將這支軍隊定名為“新建陸軍”。

胡燏棻訓練定武軍原本就是德國人的建議,待袁世凱接手后依然延續(xù)這個辦法,一切按照德軍制度進行,教官也主要是德國人,規(guī)模隨之擴大至七千人,稍后被編為武衛(wèi)軍前后左中右五路中的武衛(wèi)右軍。這支名義上歸朝廷歸國家的新建陸軍,實際上成了袁世凱的親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