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嬉 禹母名。亦作“女志”、“女狄”、“修己”。《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父鯀者,帝顓頊之后,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壯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脅而產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按《山海經·海內經》云:“鯀復(腹)生禹?!贝四松裨捴久?。女嬉吞薏苡而生禹云云,當為神話之演變。
女薎 女巫名。見“女祭”。
女人國 《異域志》卷下“女人國”條:“其國乃純陰之地,在東南海上,水流數年一泛。蓮開長丈許,桃核長二尺。皆(若)有舶舟飄落其國,群女攜以歸,無不死者。有一智者,夜盜船得去,遂傳其事。女人遇南風裸形,感風而生。”
女子民 《淮南子·墬形訓》:“凡海外三十六國,自西北至西南方”,有“女子民”。高誘注:“女子民,其貌無有須,皆如女子也。”按高說非。女子民即女子。參見“女子國”。
女子國 《山海經·海外西經》:“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郭璞注:“有黃池,婦人入浴,出即懷妊矣。若生男子,三歲輒死?!薄洞蠡奈鹘洝吩疲骸坝信又畤?。”謂此?!痘茨献印椥斡枴酚?女子民。《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云:“有一國亦在海中,純女無男?!薄逗鬂h書·東夷列傳》云:“或傳其國有神井,窺之即生子?!币嘀^此類。又《異域志》有*女人國。
女觀山 {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云:“(夷道)縣北有女觀山……古老傳言,昔有思婦,夫官于蜀,屢愆秋期,登此山絕望,憂感而死。山木枯悴,鞠為童枯,鄉(xiāng)人哀之,因名此山為女觀焉。葬之山頂,今孤墳尚存矣?!薄端囄念惥邸肪砥咭肚G州圖副》亦述此事,當即本此,而文較簡。{2}《漢唐地理書鈔》輯《顧野王輿地志》:“南陵縣有女觀山。俗傳云,昔有婦人,夫富于蜀,屢愆秋期,憂思感傷,登此盼望,因化為石,如人之形,所牽狗亦為石。今狗形獨存?!贝嘶蛞啾尽端涀ⅰ窞檎f。
女郎山 《太平御覽》卷五二引《郡國志》:“梁州女郎山。張魯女浣衣石上,女便懷孕。魯謂邪淫,乃放之。后生二龍。及女死,將殯,柩車忽騰躍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猶在,謂之女郎山?!?/p>
女匽氏 即“女英”。《大戴禮·帝系》:“帝舜娶于帝堯之子,謂之女匽氏?!鼻辶河窭K《漢書人表考》卷二云:“女英……亦曰女匽,亦曰女瑩……錢宮詹大昕《史記考異》謂瑩、匽皆音之轉,是也?!眳⒁姟皥蚨保?24頁)。
女媧石 《太平御覽》卷五二引《王歆之南康記》:“歸美山山石紅丹,赫若采繪,峨峨秀上,切霄鄰景,名曰女媧石。大風雨后,天澄氣靜,聞弦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