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京大屠殺》第二章 六周暴行(1)

南京大屠殺 作者:(美)張純?nèi)?/span>


向南京進發(fā)

日本攻占南京的戰(zhàn)略很簡單,日軍利用了南京城西、北兩面均被長江封鎖的地理特點。古都南京位于長江拐彎處的南側(cè),長江水道先是向北,然后折向東流。日軍只要從東南方向進行合圍,就可以利用長江的天然屏障,完全包圍南京,并切斷中國軍隊撤退的后路。

1937年11月下旬,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進發(fā)。第一支部隊在長江南岸沿江西行。他們在上海西北的白峁口登陸后,蜂擁進入長江三角洲,然后沿著滬寧鐵路前進,此前日本空軍已經(jīng)炸毀了鐵路沿線的大部分橋梁。這支部隊由中島今朝吾率領(lǐng),他曾經(jīng)是日本陸軍在法國情報處的成員,后來成為昭和天皇的秘密警察首領(lǐng)。提及中島的著作不多,但只要寫到他,都是一邊倒的負面評價。《天皇的陰謀》(Japan’s Imperial Conspiracy)一書作者戴維·伯格米尼稱他為一個“小希姆萊,進行思想控制、實施恐嚇和酷刑的專家”。戴維還引用其他人對中島的描述,稱他是一個虐待狂,在去南京的路上帶著用于焚燒尸體的特殊汽油。中島的傳記作者木村久邇典也曾在著作中提到中島曾被描述為“一頭野獸”和“一個暴力的人”。

第二支部隊準備穿越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太湖,進行大膽的水陸兩棲攻擊。該部隊由上海向西行進,其行軍路線位于中島部隊的南側(cè)。指揮這支部隊作戰(zhàn)的是松井石根將軍,他體質(zhì)虛弱,身材矮小,留著小胡子,還患有肺結(jié)核。與中島不同,松井是出身于書香門第的虔誠佛教徒,他還是日軍在整個滬寧地區(qū)的總司令。

第三支部隊從松井部隊的南面向南京進發(fā),然后轉(zhuǎn)向,從西北方向進攻南京。領(lǐng)導(dǎo)這支部隊的是柳川平助中將,他是個禿頂?shù)陌珎€子,愛好文學?;蛟S由于他涉入南京大屠殺的程度比其他大多數(shù)日本人都要深,他在侵略戰(zhàn)爭中的經(jīng)歷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根據(jù)他的傳記作者菅原豐的說法,控制日本軍隊的法西斯小集團將柳川視為異己,因為他曾試圖阻止他們在1932年發(fā)動政變。柳川遭到軍隊主流勢力排擠并被貶到預(yù)備役,后來成為中國戰(zhàn)場的一名指揮官,并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就……其中包括包圍南京”,但當時日軍卻不允許他的名字和照片出現(xiàn)在公開出版物上。因此,在當時的日本,對許多人而言,柳川是“戴著面具的將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