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來剝歷史的皮》 由王維被包養(yǎng)說起(3)

我來剝歷史的皮 作者:石不易


而這不是只有中國文人才面臨的問題。歐洲歷史上就曾經(jīng)存在過一種傳統(tǒng),一些貴婦人常常以保護神的姿態(tài)幫助那些具有才華的文化人,而那些文化人也因為生活的壓力不得不依靠這些“富婆”。譬如華隆夫人與盧梭。當(dāng)他們結(jié)識時,華隆夫人是一個大盧梭10歲的寡婦。盧梭吻她睡過的床,匍匐在她走過的地板上,吃她嘴里吐出的肉……華隆夫人則精心地把盧梭養(yǎng)起來。而梅克夫人與柴可夫斯基交往了13年,書信往來多達1100多封。柴可夫斯基得到的則是每年6000盧布的回報。還有更露骨的,巴爾扎克22歲時,在給他妹妹的一封信中寫道:“留神一下,看看能否物色一位有巨額財產(chǎn)的富孀。”想被包養(yǎng)之心切,溢于言表。還好因為文化的不同,他們之間的交往很多都是神交,沒有深刻影響到自己的作品思想,沒有打上做作或迎合政治的烙印。

但經(jīng)濟獨立所凸顯的意義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為了擺脫被包養(yǎng)的命運,中國文人是積極探索過的。近代最具叛逆精神的魯迅是公務(wù)員兼大學(xué)教授。豐厚的工資成了他能夠暢快淋漓地痛罵和批判黑暗當(dāng)局最強有力的后盾。周作人更是正宗的大學(xué)教授。就連性情中人的徐志摩,也來回奔波于上海、南京、北京各大高校。想想若他們沒有經(jīng)濟獨立,我們今天讀到的可能就不是犀利的雜文,動情的詩歌,而是迎合大眾口味讓人沉溺在鴛鴦蝴蝶中的卿卿我我。

你或許會說這是現(xiàn)實主義,很俗,但它的的確確很務(wù)實,很有效,因為有錢才能人格獨立。臺灣作家李敖就深得其中五味。他認為要有勇氣、不怕孤立、勇往直前,得有支撐力量,最重要的是有經(jīng)濟基礎(chǔ)。在這方面,他認為自己是精明的“個體戶”、“單干戶”,是謀而后動、先立于不敗之地的。李敖說,他能挺直腰桿,跟他薄有財富,可以不求人、不看老板臉色、不怕被封鎖有絕對關(guān)系。他像伏爾泰一樣,是有錢支撐的文人,早就脫離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窘境。

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富蘭克林說:兩個口袋空的人,腰板站不直。他認為金錢是一種力量,是競爭的力量,可以保護我們的自由?!澳銢]有金錢時,就沒有支撐點?!薄把锎б稽c錢,才能夠談一切,否則的話,一切都落空?!弊鳛橐粋€文人,腰包鼓自然就會擺脫被包養(yǎng)的厄運。

因此,你若也是個文人,一定要先摸摸錢袋問下自己,我被包養(yǎng)了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