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家庭內(nèi)部,《新潮》作者對婦女特別表示同情,指出女子在舊家庭中所受的痛苦,“實在是海無其深,天無其廣!”女子被剝奪了做人的尊嚴,成為供男子玩弄的機器,還要受“綱常名分”的誘惑,受苦而不自知。葉紹鈞除了創(chuàng)作小說《這也是一個人?》來描述婦女的苦難外,還大聲疾呼:“女子自身,應知道自己是個‘人’,所以要把能力充分發(fā)展,做凡是‘人’當做的事。又應知道,‘人’但當服從真理,那荒謬的‘名分’、‘偽道德’,便該唾棄它,破壞它”。《新潮》對舊家庭舊道德的批判影響相當巨大,波及全國,他們提出的“今日之生活,既非昔日之生活,則昔日之道德,自不能適用于今日之情勢”,一秉《新青年》的論調(diào),卻說得更明白顯豁,更深入當時大多數(shù)青年的內(nèi)心。
何思源在北大預科是學哲學的,思想和人生的意義,人生在世的苦痛與終極目標一直纏繞著他,哲學是關于人們心靈家園建設的學問,它為沒有意義的事物尋找意義,何思源在《新潮》上最先發(fā)表的是《思想的真義》、《近世哲學的新方法》兩篇哲學的東西。在《思想的真義》中,何思源對人們用濫的“思想”進行追問。他從四個方面舉出思想的必要的條件:(一)思想是適應人生的;(二)思想是“行之始”也是“行之終”;(三)思想是活動的進化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四)思想的活動是承前啟后的,是持續(xù)不斷的,是有系統(tǒng)的。
何思源認為,思想是人的身體機能的一部分,思想是適應人本身和人以外的世界的,是遵從演化淘汰規(guī)律的?!傍澴拥挠鹈嗍峭呱蝗说挠沂侄嗄懿僮?;寒帶的動物都是白色,取其近于雪;熱帶的動物都是明麗,取其應于日,虎豹在山林多是斑斕色;毛蟲在樹上多是青枝狀;夜出的物皆烏黑色;常游水面的魚皆透露綠色;這都是機體對于外界的適應”。思想的作用是什么?是對人生有補充有療救,是對于外界和內(nèi)心的反映,思想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不是凌虛蹈空。“思想的適應,和手足的適應一樣,手足的就利避害和行為的去害就善也是一樣的作用。手足的適應,在求機體的保存;思想的適應,在求人生目的的實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