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孩子一起讀的簡明國學》(23)

跟孩子一起讀的簡明國學 作者:劉全志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年),字長卿,蜀郡(今四川南充人)。相傳,司馬相如很仰慕戰(zhàn)國時代的藺相如,因此改名為司馬相如。提起他可能很多人最先想起來的會是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他們?yōu)榱藸幦矍榛橐鲎杂傻墓适職v代流傳很廣。其實,司馬相如之所以有名,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寫了很多著名的漢大賦,比如《子虛賦》、《上林賦》等,司馬相如的賦標志著漢大賦走向了成熟,所以他又有“賦圣”的稱號。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zhèn))人。揚雄小時候很喜歡讀書,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說話不多,平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博覽群書上。長大后,揚雄由讀書慢慢走向了寫作,比如《太玄》、《法言》、《方言》等都是他的專著,在辭賦方面,他寫得文采飛揚,更被視為經(jīng)典之作,代表作有《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等。

張衡(公元78~公元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張衡從小愛好天文,通過閱讀書籍,二十多歲已成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真堪和戰(zhàn)國時期的墨子相比。所以,他獲得了科學家的稱號,在天文學、數(shù)學、地理學、制圖學及發(fā)明創(chuàng)造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制作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是中國天文學和地震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除此之外,張衡的文學修養(yǎng)也很了得,他創(chuàng)作的《二京賦》、《溫泉賦》、《歸田賦》都是歷代推崇的名篇佳作。

二、“緣事而發(fā)”的漢樂府

1.漢樂府名片

“樂府”最初是一個政府機關,是秦代以后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一個朝廷機構,那時所采集的詩叫“歌詩”。后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用“漢樂府”代指由這些機構所采集的民間詩歌,于是“樂府”或“漢樂府”就成了一種詩歌體裁。

2.經(jīng)典重溫

(1)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