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雞非雞(1)

沉默的智謀:我是王莽 作者:巫解


白雞非雞

曾經(jīng)失去權(quán)力的人,對于權(quán)力有著遠遠異于常人的敏感和迷戀。尤其那種政治才華出眾的人,一旦被一幫庸人聯(lián)合排擠,他對權(quán)力的理解會迅速走向成熟,甚至墜向灰色的深淵。這類人,一旦重新掌權(quán),就會不顧一切地攫取權(quán)力,并把它當成工具,為實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保駕護航。對擋在前面的障礙,他會像推土機或者坦克一樣,在轟鳴中把你碾平。此時,他不需要戰(zhàn)略上的溝通者,需要的僅僅是戰(zhàn)術(shù)上的執(zhí)行者?;蛘哒f,他不需要異己的批評和懷疑,只需要忠實的支持者。

上面的這一切,王莽或者已然經(jīng)歷過,或者正在經(jīng)歷著。

隨著親信越積越多,王莽的權(quán)力也越來越大。

大司空彭宣,當年曾有舉薦之功,但這人自尊心特強,不愿甘為人下。看著王莽的權(quán)力越來越大,他深為痛恨,但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與之對抗。只好主動辭職。

在辭職信中,他滿懷深情地說:“三公(大司馬、大司空和大司徒三個職位)就像一只鼎的三只腳,要是有一只腳不能勝任,鼎就會傾覆。我才疏學淺,又加上年老多病,已經(jīng)無法勝任大司空的職務(wù)了。所以,我請求交出大司空和長平侯的印信,告老還鄉(xiāng)。”

這封信交到了王政君的面前。王政君和王莽商議后,批準了彭宣的請求。但為了表彰他之前的貢獻,讓其保留了長平侯的封號。

彭宣離開后,王莽報告王政君,任命資歷較淺的右將軍王崇接任大司空一職。

自此,王莽在西漢政權(quán)的高層之中更是沒有對手了。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春季,云南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向西漢朝廷進獻了一只白毛野雞。

這非同小可。

也許有人要說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不就是一只雞嗎?

沒錯,就是一只雞。但這是一只白毛雞。

儒家的“天人感應(yīng)”理論,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告訴我們,如果你讓老天生氣了,老天就會用日食、地震等異象嚇唬你。它還告訴我們,你若是讓老天高興了,老天也會用降下祥瑞的方式對你表示獎勵。

這白毛的野雞,就是祥瑞的一種。

據(jù)記載,當年周公輔佐周成王,把西周治理得普天同樂,于是老天就給西周降下祥瑞,此祥瑞正是一只白毛野雞。

王莽是儒家學說的堅定信仰者,對于周公的典故當然也爛熟于心。所以,聽到出現(xiàn)白毛野雞的消息后,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內(nèi)心直指蒼天:多好的蒼天啊。

欣喜之后,他急忙向王政君報告了這個喜訊。王政君也是樂得手舞足蹈。她當即決定,用白毛野雞祭祀皇家宗廟。一來是向列祖列宗匯報一下這個喜訊,二來也是借此詔告天下,讓老百姓跟著高興高興,順便增加一下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祭祀剛剛結(jié)束,就有大臣向王政君上書了。

奏章中寫道:“大司馬王莽先有擁立新君之功勞,之后,太后又委任他全權(quán)處理朝政,他把天下治理得一片太平。這份功勞,與昭帝時的大司馬霍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啊。所以,應(yīng)該按照霍光的標準獎勵大司馬,增加其封邑三萬戶。”

王政君接到奏章后,召集群臣詢問。她的問題令人忍俊不禁:“你們跟我說實話,你們要求我獎勵大司馬,是因為他真的有功勞呢,還是因為他是我的侄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