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原對峙——蒙宋之間的拉鋸戰(zhàn)(4)

一言難盡:全元歷史現(xiàn)場 作者:趙愷


會州(今甘肅省靖遠縣)地處金、宋、西夏三國的交界地區(qū),長期以來都是金帝國的邊防要沖。世居當(dāng)?shù)氐谋<咨涫止笤诨鞈?zhàn)中崛起,成了一名出色的戰(zhàn)將。據(jù)說他的長相頗有個性——“嘴尖而下唇闊大,雙眼暴突而細小”,因此“郭蝦蟆”的外號幾乎伴隨了他的一生。和大多數(shù)出身貧寒的人一樣,郭斌十分看重改變自己命運的“知遇之恩”。因此,即便金帝國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他對這個國家的忠誠卻始終不渝。金帝國滅亡之后,他拒絕了汪世顯二十多次的招攬,依舊以金帝國官吏的身份守護著自己的城市。郭斌的抵抗雖然堅決,但是實力上的巨大差距還是難以扭轉(zhuǎn)兵敗城破的命運。蒙古大軍兵臨城下之時,郭斌讓部下將柴火堆積于州衙門前,將家中妻小全部集中到一處,準備舉火自焚。在熊熊燃起的火焰中,郭斌和部下以門扇作掩護,不斷狙擊著敢于靠近的敵人,直到弓箭射盡,才一一轉(zhuǎn)身沖入火場。就在此時,卻有一個侍女沖了出來,哭著將懷中抱著的嬰兒托付給滿身血腥的蒙古軍人。身為蒙古軍統(tǒng)帥的按竺邇雖然殘忍兇悍,但也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動,主動收養(yǎng)了郭斌的兒子。按竺邇戰(zhàn)功卓著,后來裂土封王。但是這個孩子此后的命運卻沒有再出現(xiàn)在史籍之中,畢竟按竺邇子嗣眾多,我們很難從里面確認哪一個才是“郭氏孤兒”。

公元1236年農(nóng)歷十月中旬,按竺邇與闊端會師于成都郊外。此時四川軍政最高長官趙彥吶早已逃往夔門(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成都知府丁黼手中只有四百名盾牌手和三百衙役。這場悲劇卻有一個頗有喜感的開場,因為蒙古大軍的前鋒部隊打著武休關(guān)守將李顯忠的旗號,所以丁黼誤以為是前線潰退下來的敗兵,因此大開城門將其接納了進來。此后近兩天的時間蒙古兵往來城內(nèi),成都的居民都“表示對生活影響不大”。直到第二天的晚上,有數(shù)人于一小巷內(nèi)擒殺一名騎兵,市民們方知他們是蒙古兵。撕破了偽裝的侵略者和從夢中驚醒的成都市民隨即在城內(nèi)展開了慘烈的巷戰(zhàn)。公元1236年農(nóng)歷十一月,蒙古軍隊火燒成都,掃蕩了整個四川腹地。

余 以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的身份抵達四川前線之后,革除弊政、整頓軍紀、廣納賢良,令幾乎糜爛的四川局勢出現(xiàn)重振的跡象。他在帥府附近修建“招賢館”,吸引了冉氏兄弟前來報效。冉氏兄弟雖然被余 奉為上賓,卻一連幾個月沒有任何的建設(shè)性意見。余 沒有將他們掃地出門,而是派人暗中觀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兄弟每天都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用白土在地上畫出戰(zhàn)區(qū)內(nèi)山川城郭的形狀,互相攻守,按照時下的說法就是“兵棋推演”。這樣的情況又持續(xù)了幾天,冉氏兄弟終于私下向余 提出他們的軍事建議:“為今保衛(wèi)四川的辦法,只有將防線向西北推移到合州一線。憑借嘉陵江和釣魚山的天險,只要任用得人,再加上足夠的糧食儲備,遠勝十萬大軍?!庇唷÷牶螽惓Ed奮,甚至跳了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