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之余,鄭板橋百折不撓,試圖結(jié)識更有力的豪門人物。這一次逮到大魚了-乾隆的叔父、慎郡王允禧。這位年僅20歲的王爺,腦袋被門夾了,不知道看上鄭板橋哪點(難道是戀父情結(jié)?總不會是大叔控吧,口味也太重了),為他舉薦了官職-去山東當(dāng)知縣。潦倒多年的流浪畫家,被閑置了6年的過期進士,終于近距離見到了烏紗帽長什么樣子,對王爺感激涕零,恨不能以身相許。這次,鄭板橋發(fā)了狠,大手筆出動杜甫、韓愈、王維、杜牧、韋應(yīng)物五位唐朝大師和一位宋代名將岳飛這樣的超豪華陣容來歌頌對方。事實上,中國是個應(yīng)酬大國,“交口稱贊”自古就是文化風(fēng)俗。你寫了詩交口稱贊,你畫了畫交口稱贊,你拍了電影更是交口稱贊,交口忙了幾千年,堪稱曠世勞模。文人詩集、文集的中心思想就是吹捧與互相吹捧,大家比的就是誰夸人時更不要臉。鄭板橋這樣干得很歡,卻又經(jīng)常站出來,以上帝的姿態(tài)大肆批判,說什么“近世詩家題目,滿紙人名……其題如此,其詩可知,其詩如此,
其人品又可知”,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吹捧界達人。有幾個人在批判別人的時候認真自省過?鄭板橋的優(yōu)勢在于,他比普通人更健忘。可見健忘也是一種好品質(zhì),有助于人類虛偽的時候更加理直氣壯。
時而把禮義廉恥打包扔在家里,時而放禮義廉恥跑出來值班,視乎當(dāng)時需要。必須要承認,很多時候鄭板橋的義正詞嚴顯得特別真誠。有一種說法是,真誠乃虛偽的最高境界。一個高明的騙子,往往會把自己都騙了,這才是最上乘最頂尖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