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樹先蔭(3)

風雨北大 水木清華 作者:阿憶


熊慶來是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的恩師,當年,熊教授看到一篇高質(zhì)量的數(shù)學論文,署名“華羅庚”,于是他千方百計,在南方一家雜貨鋪里,找到這位沒有機會上大學的小店員。熊慶來沖破一切阻力,破格聘華羅庚為教授。數(shù)十年后,華羅庚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數(shù)學家。

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清華仍是“清華學?!保皇恰扒迦A大學”。有人把這比喻成太陽下的一棵樹,在它還沒有長成大樹之前,就已經(jīng)在廣袤的土地上投下余蔭。北京的民國政府外交部尚未支持清華升格,南京的國民政府就已摧毀北京政權(quán),統(tǒng)一了中國。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蔡元培,選中他在北大時期的大弟子羅家倫,要他迅速北上,加速推行清華改制,建立“國立清華大學”。

1928年夏天,北京充滿了火藥味兒,北伐軍金戈鐵馬,逼近京城,瓦解了張作霖的軍政府。張作霖回沈陽途中被炸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躊躇滿志,進了北京。他宣布兩項決定:一、定都南京,北京改為“北平”;二、清華學校由他的政治秘書羅家倫接管。

憑借著自信的天性和如沐春風的政治背景,羅家倫只帶著一名秘書,從代理校長梅貽琦手里接過大印,走進陌生的清華園。羅家倫正趕上暑假招生,他在招生啟事上大筆一揮,寫上了“男女兼收”。從此,清華辟出古月堂,做女生宿舍,迎來了清華史上第一批女學生。

就像蔡元培執(zhí)掌北大時一樣,羅家倫同樣希望改造一所學校以改變?nèi)珖鴮W風,方法是開設(shè)《黨義》和《軍訓》,這使北大的革命思想和清華的建設(shè)思想發(fā)生了激烈碰撞。

借著強悍的政治背景,羅家倫一改清華17年來從屬于外交部的畸形傳統(tǒng),轉(zhuǎn)由教育部控制。1928年秋天,羅家倫宣布,清華學校從此升格為“國立清華大學”。

兩年后,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山西省長閻錫山不再買蔣介石的賬。他控制著北京,也想控制清華。羅家倫知道,南京鞭長莫及,愛莫能助,于是決計辭呈。為了表示決無眷戀之意,羅家倫未及批準,便離開了清華。

從1931年春天開始,清華校長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屆又一屆,大家不得不推選理學院院長葉企蓀代理校政。直到梅貽崎從美國回來,驅(qū)趕校長風波終于結(jié)束。1931年冬天,羅家倫留下的圖書館擴建工程結(jié)束了。清華之樹的澆灌,完全轉(zhuǎn)入梅貽崎校長的掌控之下。從此,清華完善而強大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