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院位于馬里蘭州歷史名城安納波利斯,所以,該校又被稱為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該校始建于1845年10月10日,由當時著名的海軍部長喬治·班克羅夫特創(chuàng)建,當時只有50個學生和7位教授。當時校園面積和規(guī)模有限,僅占10英畝土地。1950年7月1日美國海軍學院正式定名為美國海軍軍官學校。校園面積也擴大到300多英畝。
隨后,美國海軍學院隨著歷史的變遷也進行了一定的變動。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后,1861年5月13日,海軍軍官學校奉命遷往羅德島州的紐波特。直到1865年6月22日,經國會批準,海軍軍官學校才又遷回到安納波利斯。1930年10月25日,美國大學聯合會接納了該校。1933年5月,美國國會授權海軍軍官學校校長向自接納之日起的該校畢業(yè)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1937年,國會又將這一榮譽澤及自該校成立以來所有活著的畢業(yè)生。該校長期以來被列入全美最著名的50所高校之一,成為美國著名軍校的代表和驕傲。自1976年起,美國國會批準所有軍種院校對婦女開放,海軍軍官學校也開始接受女性學員。這所培養(yǎng)優(yōu)秀軍人的軍事學院有了女生美麗的身影,為校園增添了幾許色彩。目前,該校在校學員達4500人。女性學員一般約占新生的15%~18%,她們與男學員攻讀同樣的學業(yè)課程,接受同樣的職業(yè)訓練。
美國海軍學院規(guī)模之大、設施之全,足以用“城”或“邦”來形容。這里的軍官住宅樓不設警示牌,但是都有標號:在樓前臺階的最上一級標有戶主的軍銜及姓名全稱。學院的每條街道、每處設施都有自己的名字,譬如說,學員宿舍就被稱為“邦克羅夫廳”,以紀念學院的創(chuàng)造人、美國陸海軍司令約翰·邦克羅夫。這應該是世界最大的宿舍,其走廊的總長達8公里。吸引了眾多的人去觀看。
海軍學院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建院之初,這里還只是個占地10英畝的炮臺。而現在的海軍軍官學校占地達330英畝(一部分是填海后新辟的土地),擁有自己的小型教學艦隊、游艇俱樂部、一應俱全的教學及體育設施(有些設備勝過莫斯科奧林匹克場館),甚至還有一座供教學之需的核反應堆。如果人們來到這里,趕上天降瑞雪,學院所有廣場和街道都覆蓋在皚皚白雪之下。但奇怪的是,不會看見有人出來打雪仗,也不會發(fā)現有手持鐵鍬鏟雪的學員。人們不必驚奇,要知道,每位海軍軍官的培養(yǎng)費高達28.5萬美元,海軍當局認為讓“代價昂貴”準軍官們做這種“粗活”顯然不合理。諸如“掃雪”這類的衛(wèi)生清掃工作一般由學院雇專門的清潔公司來打理。當然,不管刮風下雪,戶外體育鍛煉是必修課。這才是學員們應盡的“義務”。
美國海軍學院在美國是令人向往的。有傳聞稱,來海軍學院學習的多為美國富家子弟。但是,事實情況并非如此。任學院總務的主任利丁就曾經毫不諱言地說,他父母并不富裕,對他來說,只有到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才有機會接受上流教育。當然,進入海軍學院還需要有國會議員的推薦信(必備條件)。有些學員甚至是美國總統(tǒng)本人舉薦來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有優(yōu)先入學的資格。例如,某一年共有14000人報考海軍學院,結果只有1200人入選。
海軍軍官學校的秩序十分森嚴。在這里就讀的基本上是美國中產階級的子弟,學員們畢業(yè)后(學院的淘汰率為20%)將有可能躋身于最上流社會。該院1947年的畢業(yè)生卡特后來就成為美國總統(tǒng),并獲諾貝爾獎;1873年的畢業(yè)生邁克爾遜因準確計算出光速也榮膺諾獎。在學院榮譽校友冊中還列有200名國會議員、500家美國大公司的總裁、三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4000名將軍以及54名宇航員。20%的大一學員是女生。不過校方不會因為她們是女性而降低要求,美國海軍女兵同男兵一視同仁。
海軍軍官學校所灌輸的仍然是一些非政治性的信念:不撒謊、不偷盜、不欺騙,不縱容他人有上述非紳士行為。所以校內沒有人會把自己的手提包、個人電腦和錢包藏起來。校史上只記載有一起偷盜事件:一位畢業(yè)生將一把紀念軍刀帶出了學院博物館。這位學生死后軍刀流落到了拍賣行,后來在中情局的干預之下才重新回歸學院。校方對撒謊的處罰也很嚴重,甚至可能被逐出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