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jié) 李自成等部進軍四川(1)

明末農民戰(zhàn)爭史 作者:顧誠


李自成等部在崇禎九年占領米脂、綏德一帶后,曾打算渡黃河再入山西。由于山西巡撫吳甡加強了黃河渡口的防御,只好變計西行,主要活動在寧夏、甘肅地區(qū)。陜西巡撫孫傳庭的奏疏里談到李自成、過天星(張?zhí)炝眨┑炔康幕顒忧闆r時說:崇禎十年,“闖、過等賊與大兵相持于階、成山中者七、八月,氣焰風聲,益非昔比。”(75)這年九月,李自成、過天星、混天星等十幾支起義軍從秦州地區(qū)出發(fā),取道徽州、略陽,向漢中進軍。其“聲勢甚猛”,隊伍“寬約四十余里”,“兩日尚未走盡”(76)。明政府急調總兵曹變蛟趕赴漢中,于夜間進入府城南鄭縣。九月二十六日,義軍不知官軍增援部隊已經趕到,以為漢中府守御單薄,貿然開始攻城。曹變蛟狡猾地不動聲色,等到義軍沖到城濠附近時,突然“雷鼓喧天,旌旗山立,矢石如雨而下?!?77)起義軍措手不及,敗下陣來,攻取漢中的計劃沒有實現(xiàn)。

漢中失利以后,李自成、過天星等義軍首領決定率部南下四川。這年十月,先破陜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寧羌(今陜西寧強縣),接著攻克四川七盤關和朝天關,占領廣元縣。起義軍進川后如入無人之境,連克昭化、金堂、劍州、什邡、彭縣、郫縣、新都、西充、遂寧、梓潼、綿州,新繁、溫江、江油、彰明、羅江、德陽、漢州等州縣,明地方“官吏望風而逃”(78)。明四川總兵侯良柱中了起義軍的埋伏計,被擊斃于梓潼縣境的百頃壩。短短的一個月內,李自成等部攻克四川州、縣達三十八座(79)。十一月初二日,義軍三路大軍匯合于省城,“揚兵成都郊外”(80)。明四川巡撫王維章、巡按陳廷謨嚇得面無人色,拼命求救。朱由檢接到報告后,深恨四川文武官員無能,下令把王維章、侯良柱革職,陳廷謨“降三級戴罪殺賊”(81);任命傅宗龍接替四川巡撫,催促洪承疇火速統(tǒng)兵入川協(xié)剿。洪承疇得令后帶領固原總兵左光先、臨洮總兵曹變蛟以及副將馬科、賀人龍、趙光遠等部官兵一萬名進川,又檄調延綏總兵王洪、寧夏總兵祖大弼部屯駐漢中、略陽、徽州、秦州一帶,準備在起義軍出川時加以堵?lián)?。明政府四川當局也“調到各處川兵數(shù)有六,七萬之多”(82),主要擺在成都到閬中一線,防止義軍向川東和川南發(fā)展。當時,義軍攻占的地區(qū)基本上在嘉陵江以西(83),洪承疇帶領從陜入川的官軍在嘉陵江以東。李自成、張?zhí)炝盏纫姽佘娫萍拇ǎ瑬|面和南面都有重兵扼守,川西又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不易發(fā)展,就在崇禎十一年正月中旬,分路突破官軍阻攔(84),出川北上。李自成和中斗星等部經文縣攔、西和,禮縣(均在甘肅省境)西攻河州、臨洮;爭世王(六隊首領之一)、過天星、混天星等部取道陽平關、略陽,北經平涼、固原,直抵慶陽,不久又折回陜西(85)。洪承疇帶著陜西官軍在四川撲了空,急忙趕回陜西。此后,洪承疇所統(tǒng)官軍,西追李自成等部于甘肅;巡撫孫傳庭則在澄城、延安、合水、三水一帶,追剿過天星、混天星以及六隊的爭世王、大天王等部義軍。

注釋

⑴玄默在一些史籍中寫作元默,是由于避康熙皇帝的諱而改。

⑵《明末農民起義史料》第九九頁。

⑶呂維祺:《明德先生文集》卷五;另見《河南通志》卷七六,《藝文》五;《豫變紀略》所載有刪改。原任河南巡撫范景文在《備陳中州地方情形疏》中說“向來中州號稱無事,自臣入境而后知非無事也。河之北苦旱,千里赤地,河之南苦水,一望白波,饑民已不聊生矣。而兩河間皆苦盜,綠林嘯聚,日不絕聞。民窮而盜易起,盜起而饑民附之,將禍至之無日也?!币姟斗段闹夜肪矶蹲嗍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