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汪精衛(wèi)最終投敵(1)

國共往事風云錄3:民族危亡之際 作者:尹家民


在南京失陷、武漢告急之際,又黑又瘦的蔣介石變得更加恐慌與動搖了。他的臉部肌肉神經(jīng)質地痙攣,使人產(chǎn)生一種錯覺:好像他要置對方于死地。其實,他既不知日軍的攻勢到何處為止,又無法扭轉戰(zhàn)局。所以他一面向美、蘇、英、法及國聯(lián)求援,要求調停中日戰(zhàn)事,一面則與日本暗通往來,謀求和緩日軍攻勢。南京淪陷,日本政府發(fā)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后,蔣介石派出的秘使——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及日本科科長董道寧,秘密潛往已落敵手的上海,以打開一條直接與日方謀和之路。

1938年1月初,董道寧在上海會見了日本駐華大使川樾茂,了解到日本已決定召回大使、中斷外交關系的內情后,即設法與南鐵株式會社駐南京辦事處主任西義顯拉上關系。西義顯是日本陸軍大將西義一的親戚,與日本陸軍頭面人物有來往。董道寧向西義顯表示來意:探明日本的和平條件;謀求和談。董還特意向西義顯表白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與日本謀和的誠意,探詢日本政府在發(fā)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后是否關閉了和談之門?西義顯對蔣介石派人前來謀和甚感滿意,認為這是動搖蔣介石的抗戰(zhàn)意志、迅速降服對方的好機會。他立即表示愿意為董道寧溝通有關方面的聯(lián)系,并且趕回東京向日本軍部作了匯報。在日軍部的安排下,董道寧于2月中旬抵達日本,與日本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第二部部長本間雅晴、第八課課長影佐禎昭、中國班班長今井武夫進行了會談。會談中,日方表示希望蔣介石能下決心毅然停止抗日戰(zhàn)爭,日本將充分考慮與蔣介石和談的條件。影佐禎昭還托董道寧將兩封親筆信代交其故交行政院副院長張群和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信中希望日中雙方開誠相見,摒棄“前嫌”、共建“和平”。在董道寧留日期間,高宗武在上海與日本聯(lián)合通訊社的松本重治,以留日同學的關系接上頭,松本與近衛(wèi)首相有往來,約好就雙方謀和問題互通信息。

3月16日,高、董及松本、西義顯等在上海會面,約定代號及聯(lián)絡方法,決定到香港舉行會談。在香港期間,高宗武透露:以汪精衛(wèi)、周佛海、陶希圣、梅思平等人組成的“和平派”,將會盡力與日本實現(xiàn)“和平”。高宗武的話使日方頗感興趣,認為“東方的和平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線曙光”。

3月底,高宗武、董道寧回武漢向蔣介石復命。蔣介石仔細地聽著日本方面的反應,對高宗武說:“再去一次香港,向日本方面這樣傳達:我們絕不是絕對反對和平,但不能做到反共以后再謀和平。只要能夠停戰(zhàn),必然進行反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