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封貢之路(3)

琉球之謎 作者:紀連海


漢倭奴國王金印

詔書原文如下: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臨,無有遠邇,一視同仁。故中國奠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不綱,天下爭兵者十有七年。朕起布衣,開基江左,將兵四征不庭,西平漢主陳友諒,東縛吳王張士誠,南平閩越,勘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華夷,復我中國之舊疆。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jù)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四《東夷·琉球國》,約成書于萬歷二年(1574年)。}

這詔書雖然也有點唯我獨尊的味道,一開頭肯定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是少不了的,但總體之上可以看出,很平等,沒有任何威脅、恐嚇的味道??磥砻鞒瘺]把這些國家怎么樣。當成太遙遠的國度,還是知道華夷有別的,對不對?當時琉球有三個國王,對不對?三個國家。琉球中山王察度率先領詔,并派遣弟弟泰期與楊載一道回到中國奉表稱臣。第二年,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也先后來到中國奉表稱臣納貢。這里咱就要說到打夠級了嘛。人家給我們進貢了,我們得還貢。還了什么呢?大家看看。這明太祖朱元璋賜給承察度王幾份禮物:

《大統(tǒng)歷》及金之織文綺紗羅各五匹,賜泰期衣幣有差。

一個大統(tǒng)歷,第二個金之織文綺紗羅各五匹。鑲金絲的綺紗羅,是絲綢的一種,朱元璋

三種各五匹,還賜給那國王的弟弟泰期衣幣,衣服和布匹也若干,這在當時都是值錢的東西。在這些值錢的東西中最有價值的是什么?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大統(tǒng)歷。這大統(tǒng)歷是明朝初年的劉伯溫以元朝的授時歷即郭守敬的授時歷為基礎修繕的官修歷法。凡是明朝皇帝給了你歷法,你一接,那就證明你奉行中國歷法,采用中國年號,那你就是中國的藩屬之國了。大統(tǒng)歷,你拿到手里不能叫大統(tǒng)歷,叫什么?皇上給你的歷法叫皇歷。你拿了皇歷了,所以,同一年,朱元璋覺得賞人家的忒少了,就這么點,再賞點吧,賜中山王察度鍍金銀印一封,幣帛七十二匹,又賜山南王承察度幣帛七十二匹,過了幾年又補給這山南、山北二王駝紐鍍金銀印各一。

賜中山王察度鍍金銀印一及幣帛七十二匹。又賜山南王承察度幣帛七十二匹。

補給山南、山北二王駝紐鍍金銀印各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