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橋的名士們(2)

徐志摩:風往哪里吹 作者:敏君


或許,徐志摩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康橋遇到一場心靈革命。他查過家譜,祖上無論哪一代,都不曾有人寫出過哪怕一行可供人誦讀的詩句,但現(xiàn)在他開了家族先河,成了詩人。這一切都起源于康橋,而來康橋則全為羅素。

作為蜚聲國際的哲學家,羅素也一向熱衷于討論政治,并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羅素就積極從事各種反戰(zhàn)活動。他先是進行了一系列和平演講,接著又撰寫反戰(zhàn)傳單,為此羅素被罰了100英鎊。他不服,拒不付罰金,于是政府變賣了他在劍橋大學的藏書。他不怕,繼續(xù)發(fā)表反戰(zhàn)文章,最后終于被逮捕。正是帶著對人類命運的深切同情,羅素對抗著政府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捍衛(wèi)真理,絕不屈節(jié)。這一切,落進當時還在美國當“中國鮑雪微克”的徐志摩眼中,引得這位青年學生對他的人格無比景仰。

所以,徐志摩開始閱讀羅素的書,這下更是讓徐志摩領教了羅素的淵博學識。1920年10月羅素訪華。這期間,他發(fā)表了多次演說,其觀點震動了當時中國的知識界。這種震動,隨著報紙,波及了大洋彼岸的徐志摩。終于,徐志摩毅然放棄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頭銜,乘船到了英國,想跟羅素這位二十世紀的伏爾泰,認真念一點書去。

可直到徐志摩到了倫敦以后才知道,羅素竟然會因其在一戰(zhàn)期間的和平主張,被劍橋三一學院除名。這多少令徐志摩覺得失落。無奈之下,他只得進了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跟著拉斯基教授繼續(xù)學他原來的政治學。第一次尋訪,他與羅素失之交臂。

直到徐志摩進了劍橋大學,才終于又有了機會。1921年9月,羅素回到英國,與他的第二任妻子住在倫敦,靠賣文章過日子。10月,徐志摩從歐格敦那里打聽到羅素的地址后,便找機會拜訪了這位神往已久的二十世紀的伏爾泰。

從此以后,他開始了與羅素密切的往來。羅素時常會從倫敦到歐格敦的邪學會中作演講,徐志摩便經(jīng)常有機會得以瞻仰這位精神導師的風采,聆聽嘉言。他沐浴了羅素思想的光輝——平等,和平,捍衛(wèi)自由,渴望愛,追求真理以及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徐志摩對羅素這位精神導師的崇拜,真正到了恨不得頂禮膜拜的程度。他曾這樣贊頌羅素,說他“是現(xiàn)代最瑩澈的一塊理智結晶。而離了他的名學數(shù)理,又是一團火熱的情感;再加之抗世無畏道德的勇敢,實在是一個可做榜樣的偉大人格,古今所罕見?!倍_素同樣也對徐志摩高水準的文化修養(yǎng),贊嘆不已。

雖然,羅素在徐志摩新詩創(chuàng)作道路上,并沒有產(chǎn)生直接的推力,也很難說浪漫的徐志摩對羅素嚴謹?shù)恼軐W體系有多深刻的理解,但羅素的個性氣質與思想的確太合徐志摩的胃口。漸漸地,徐志摩身上折射出羅素式的氣質特征,變得愈發(fā)清高起來。最明顯的,或許便是關于婚姻與愛情的態(tài)度,那簡直就是羅素的投影。羅素一生有過四次婚姻。第一次,貴族出身的羅素戀上了愛麗絲。但由于這位姑娘的平民身份,他們的愛情遭到了羅素家庭的反對。但年輕的羅素克服重重阻力,哪怕沒有一個家人愿意參加他的婚禮,他仍然與愛麗絲舉行了婚禮。然而在婚后,羅素的愛情卻不僅僅屬于愛麗絲一個人。奧托萊恩·莫雷爾夫人、康斯坦斯·馬勒森夫人以及名演員科利特·奧尼爾都曾經(jīng)得到過羅素的愛情。當然,羅素與愛麗絲終于分居。羅素的第二次婚姻則發(fā)生在十年后,1921年9月,也正是徐志摩在劍橋游學期間。十四年后,1935年,羅素與第二任妻子離婚,然后他挽著他的秘書貝蒂第三次走進了婚禮的殿堂;然而到了1952年底,已然八十歲的羅素再一次離婚,隨后便與英國傳記作家埃迪斯·芬琪一起打造了他的第四次婚姻。當然,也是最后一次。

羅素的婚姻正應了他對自己的評價:對愛情的渴望是支配他生命的三大激情之一。嚴謹?shù)恼軐W家如此,浪漫的詩人又怎會讓心中的愛情溜走?徐志摩一生的熱烈最直白的體現(xiàn),便是他對自由愛情的執(zhí)著。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幼儀離了婚,是羅素式的叛逆。而他接下來要實現(xiàn)的愛情理想,比之羅素,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