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協(xié)商的整個過程中,戴蒙都不曾離開他的辦公桌,他一直在聆聽摩根大通各部門主管的建議。他所關心的就是他們所關心的,而且,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政府,他也覺得自己對員工和公司要負責任。如果他放棄了這起收購,那么摩根大通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步履蹣跚,而且美國的金融體系將陷入更糟糕的處境之中?!霸谶@起收購中有很多問題,”他說。但是,最后交易達成了:“我們靠我們信賴的員工作了盡職調查,我們把風險保證金計算到收購價格中,而且我們擁有并購第二天就可以上任的主管?!边@就是作出關鍵決定的基本要素。通過這些,可以看出戴蒙是一位真正的關鍵人物——他專注于并購,在評估貝爾斯登資產時嚴格保持專業(yè)水準,全身心投入到當時的并購過程中,并且對損害公司利益的風險保持危機感。他本人也愿意為所作所為承擔責任,他知道他要從根本上對股東們負責。
當收購貝爾斯登的消息在3月17日星期一宣布時,貝爾斯登的所有權被轉讓,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是摩根大通是如何收購的。這起收購說服美國聯(lián)邦儲備銀行和美國財政部愿意承擔貝爾斯登賬目上的290億美元垃圾股的損失,并以每股2美元的價格收購,收購總價只比這家擁有84年歷史的公司的市中心辦公樓的價格高一點點。但這么說是過于簡單化了。戴蒙已經承擔了貝爾斯登賬目上3 000億美元資產的責任。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還留給摩根大通大約1.3萬名員工。他在金融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承擔了這一切。令貝爾斯登陷入困境的信貸危機還在加劇,戴蒙的聲譽也全都聯(lián)系到這起交易的結果上了。
6個月后,也就是在9月15日星期一,美國銀行宣布將要以5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林證券。也是在同一天,第三家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正式宣布破產。起初,肯?劉易斯看起來像是英雄。當然,他以每股29美元,或者說是以70%的市場溢價收購了美林證券在上周五就已停盤的股份。這對于美林證券在2007年創(chuàng)下了每股98美元的高價來說,可以說是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很多人猜測美林證券將成為下一個倒閉的公司,那時美國銀行所收購的美林證券的資產價值下降了很多。但是劉易斯稱這次并購是“一生中的戰(zhàn)略機會”,而且它看起來也很像是。美國銀行擁有遍布全國的銀行分支機構,但是卻沒有和美林證券的投資銀行或財務顧問同等水平的業(yè)務。從表面來看,這是一筆黃金交易。
“首先,很明顯美林證券不僅僅是一家投資銀行,還是世界上最好的財富管理公司。”那天劉易斯說,“我們面臨的挫折,我想是,我們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這將讓我們解決并且?guī)椭覀兞⒓磩?chuàng)建一家本來需要耗費數(shù)十年才能建立起來的公司。我們將經歷一段時間的沮喪,但是不久之后就會有變化。那時,你就會喜歡這筆交易了?!?/p>
投資者們都反對收購。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就不想做這筆交易。雖然劉易斯極力強調這筆交易多么合適,以及這家公司具有所擁有的業(yè)務同美國銀行的業(yè)務毫無交叉的優(yōu)勢,投資者們還是在其中看出很多問題。并購當天,股市收盤時,美國銀行的股票價格跌了20%,使其資產損失330億美元,相當于收購美林證券的價格的2/3。受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的影響,道瓊斯指數(shù)平均下跌504點,即價值虧損4.4%。美國銀行的并購應該說是股市的利好消息。在劉易斯看來,這筆交易將美林證券公司拯救了,使其免于像雷曼兄弟公司那樣破產的命運,而且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fā)展。他太急于說出這些話了,說他們不需要政府資金的救助,這是對摩根大通的猛烈一擊,因為摩根大通迫使政府將貝爾斯登的壞賬算到了美國納稅人的頭上。劉易斯還在慶功會上指出,他們發(fā)起這起收購“絕對沒有來自政府的壓力”。這是對已經不復存在的各家紐約精英銀行的侮辱,對收取美國納稅人錢的美國財政部和聯(lián)邦儲備銀行的卑躬屈膝。位于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美國銀行,獨自完成了這筆交易。突然,這家過去以收購一系列南部銀行聞名的銀行成為紐約市的金融大玩家。
但是,棘手的事情還在收購的細節(jié)中。從出價、整合到盡職調查各個環(huán)節(jié)來看美國銀行對美林證券的收購,都會發(fā)現(xiàn)這起收購和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的過程明顯不同。其一,美國銀行支付溢價給一家公認為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公司。任何高于美林證券股價的報價都可以說是太高了。其二,整合的問題中存在風險:總部在夏洛特的美國銀行已經對他們收購的公司進行了適當?shù)恼瞎ぷ鳌C绹y行付出多年的努力來使其標志遍布波士頓艦隊銀行的各家分行,我2007年還住在波士頓時,在這家銀行進行一次支票兌現(xiàn)就需要10多天。而在該城市只有少量分行的花旗銀行,支票兌現(xiàn)當天就可以完成。
然后就該說到劉易斯本人了。盡管他經營了全美資產第二多的銀行,但他還是被排除在紐約銀行業(yè)精英之外。他缺乏那些精英們的高貴血統(tǒng),畢業(yè)于佐治亞州的學校,起步于信貸職員,而不像其他人那樣畢業(yè)于美國常春藤院校,并投身于投資銀行,而且他的銀行進行的交易是沒有什么吸引力的存款和借貸業(yè)務。這就是收購的第三步——做到盡職盡責——的原因。美林證券的交易并不是強加給美國銀行的,就像貝爾斯登是美國政府主動要求摩根大通收購那樣,而是以夏洛特為總部的美國銀行的銀行家們通過全面審核美林證券的賬目后,自己作出的決定。但是這起并購發(fā)生的一年后,詹姆斯?B?斯圖爾特在《紐約客》雜志上撰文寫他想象出的收購協(xié)議簽署前的幾個小時發(fā)生的事情的細節(jié)。美林證券的總裁約翰?塞恩和他的副手們早上7點半到達美國銀行的法務部辦公室,準備簽署并購文件。斯圖爾特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