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往西化(1)

蔣夢麟傳 作者:馬勇


西潮的沖擊使晚清中國變成了一個瘋狂的世界,在這個近乎瘋狂的世界里,年輕的蔣夢麟也時常在懷疑自己是否精神失常。至少有一個問題在他腦海里還是清楚的,那就是如何拯救中國,以免被列強瓜分。革命烈火已經遍布全國,孫中山號召的推翻滿清、重建中華的口號已深入人心,青年學生投身革命的越來越多,清朝的滅亡在那時的青年學生看來,似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蔣夢麟的思想不能不發(fā)生變化,在參加革命,還是繼續(xù)參加科舉考試的問題上,蔣夢麟內心深處進行著激烈的斗爭。革命形勢深深刺激著蔣夢麟的每一根神經,從他一貫對革命的熱情來看,他自然應該和其他青年一樣,義無反顧地放棄科舉道路,參加到革命行列中來。

基于這種判斷,蔣夢麟等到1904年暑假將要到來時,渴望找到一個更理想更西化的學校繼續(xù)深造,因為這時他已相當清楚地看到,不論立憲維新或者革命,西化的潮流已經無法抗拒,中國只有在這條道路上繼續(xù)行進,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于是有一天早晨,他無意中闖入禁止學生入內的走廊,碰到了學監(jiān)。學監(jiān)問他有什么事,他只好臨時隨機一變地扯了個謊,說他母親生病,寫信來要他立即回去。于是學監(jiān)很同情地對蔣夢麟說:“那太不幸了。你還是趕快回去吧!”回到宿舍,蔣夢麟立即收拾行李,當天上午就離開了浙江高等學堂。

不過,蔣夢麟離開浙江高等學堂后,并沒有回到他的故鄉(xiāng)蔣村,而是乘小火輪沿著運河直接到了上海,參加上海南洋公學的入學考試,他期望在南洋公學為自己打好一個西方知識與文化的基礎,以便將來留學美國,以為中國直接從西方引進新知識新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結果自然是被錄取了。

南洋公學是盛宣懷奏請創(chuàng)設的一所訓練洋務人才的專門學校,1897年4月在上海正式開辦,是現今交通大學的前身。內分上院即小學,中院即中學,師范院即專門學堂。另有特班專門培養(yǎng)高才生。南洋公學的創(chuàng)辦,采納了美國傳教士福開森博士的許多意見,更加側重于西方知識的傳授。

其課程設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中國舊學,一類是西洋學科,但更偏重于西學。南洋公學的預科,一切按照美國的中學學制辦理,因此可以說南洋公學是升入美國大學的最好階梯。學校里有好幾位講授現代學術的美國人。學生在校兩年,可以做到在英文閱讀方面不會有多大困難,只是口語并不一定很好。蔣夢麟自1904年暑假之后開始在南洋公學的兩年間,各門學科的成績還算過得去,有一次還同時獲得兩類考試的榮譽獎,并因此受到校長的召見。

南洋公學的校舍是根據西洋設計而建筑的,主要建筑的中心有一座鐘樓,數里之外都可以望見。有一排房子的前面是一個足球場,常年綠草如茵,而且打掃得很整齊。學校當局鼓勵學生玩足球和棒球,學生們對一般運動也都很感興趣。

蔣夢麟素來體弱,進入南洋公學后,開始體會到要有高深的學問,必須先有強壯的體魄。除了每日的體操和輕度運動外,蔣夢麟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套鍛煉身體的辦法。每天六點左右,練習半小時啞鈴,晚間就寢前再練一刻鐘。繼續(xù)不斷地練了三年,蔣夢麟的身體狀況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心情也總是很愉快。

包括德智體三要素的斯賓塞爾教育原則此時已經介紹到中國,這對蔣夢麟似乎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發(fā)展德育,蔣夢麟在南洋公學溫習了四書,并開始研究宋明理學家以及中外古今偉人傳記,希望借此學習前圣先賢的榜樣,碰到認為足資借鑒的嘉言懿行,就把它們摘錄在日記本上,然后仔細思考,對照實踐。同時注意其成績,這些成績也都記載在日記上,以備進一步考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