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白話文: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筐土開始堆積而成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
當沃倫還是“小巴”的時候,他的父親霍華德也就是當時的“中巴”,就充當著他的堅強后盾。就像江湖上一個父親知道自己的孩子對習武感興趣之后,鼓勵孩子研讀武學典籍一樣,當“中巴”得知“小巴”對股票感興趣后,不斷引導他閱讀與股票相關(guān)的書籍。在“小巴”10歲那年,“中巴”還帶著他參觀紐約股票交易所,讓“小巴”在自己就職的交易所里登記股價。在“小巴”5歲那年,正是“老巴”——歐內(nèi)斯特“教唆”他開始倒買倒賣生涯的。當“小巴”還在“老巴”店里打工,拿著以美分為單位的個位數(shù)薪水時,“老巴”就給他代扣稅金,此舉就是要讓“小巴”有稅收的概念?!袄习汀贝伺e,目的是為了讓“小巴”知道,稅收總是要降低你的收入。
正是這種有濃厚煉金氛圍的家庭傳統(tǒng),“小巴”不像他的同齡人一樣在街上來回打鬧。8歲那年,“小巴”便開始在“中巴”的書房里閱讀各種書籍。由于“中巴”也是在股市江湖中混的人,所以書柜里很大一部分典籍都是與商業(yè)、股票有關(guān)的。在這里,“小巴”打下了經(jīng)商煉金的最初基礎(chǔ),也開始對買賣股票這種神奇的煉金術(sh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小巴”沒有讓學來的那些招數(shù)只停留在書本上,好奇的他對于各種東西都喜歡嘗試。當“小巴”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發(fā)表了一篇名為《馬童選集》的“投資指南”,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shè)置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銷路頗好。很可惜的是,因為沒有出版許可,這本著作很快就被叫停。他還曾在賽馬場的地上搜尋中了獎但被誤丟的獎券,亦有所斬獲。這些小成就漸漸膨脹了“小巴”的野心,他曾在小學同學中立下誓言:35歲時,我——沃倫·巴菲特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在各種嘗試中,“小巴”沒有被豐富而好玩的小事業(yè)所牽絆,他仍舊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著常人覺得枯燥的書籍?!靶“汀弊钕矚g的書中赫然有《賺到1000美元的1000招》、《證券分析》等。
11歲那一年,“小巴”直接和華爾街上的販子們真刀真槍地過了一次招。他說服了自己的姐姐共同投資,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各買了3股的城市設(shè)施股。不過可惜的是,股價迅速地跌到了27美元,“小巴”剛出手就被套住了。11歲的小孩子是輸不起的,姐姐也一個勁兒地抱怨他。當股價艱難回升到40美元時,他便飛快地出手解套,整個交易扣除傭金后掙了5美元。對“小巴”而言,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經(jīng)歷。順便說一下,這一只股票在不久后升到了200多美元。
有了這番初涉股海的經(jīng)歷后,“小巴”更認真地摸索、學習股市的規(guī)律。他也朦朧地意識到自己對于股市的預測優(yōu)于他人。此時,“小巴”結(jié)識了日后的商業(yè)伙伴查理·芒格,更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致富目標:30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否則從奧馬哈最高的樓上跳下。
當他發(fā)出這一誓言時,其他人都付之一笑,并未當真。但“小巴”卻不受其他人的影響,堅定地走著自己的路:打工、送報、經(jīng)營彈子球機、出租二手車、賣高爾夫球、投資股票、當合伙人……一步一步,他終于走上了人生的頂峰。
13歲那年,“小巴”謀到了一份《華盛頓郵報》兼職投遞員的差事,賺了1000多美元,并向美國政府交納了生平第一筆稅。不過,此時的“小巴”已經(jīng)學會通過合理的安排來避免不必要的稅金了。這一年,他用自己購買的自行車作為工作開支,抵掉了35美元的稅金。
14歲時,“小巴”的投遞員事業(yè)更是日漸成熟,他巧妙地設(shè)計和安排,同時承擔了5家報紙的派送。這樣,他一方面可以通過送更多的報紙來獲得更多的收入(月收入175美元,相當于當時眾多全職工作員工的薪水),也可以在顧客對其中一種報紙不滿意后迅速向他推薦另一種報紙,從而不減少自己的送報量。但是隨著送報量的增加,巴菲特開始發(fā)現(xiàn)記住每一戶的訂閱期限十分困難。而且由于當時美國正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人們頻繁地搬家,這樣就有很多客戶在搬家時忘了給他們的報童付錢。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小巴”首先通過撕下“客戶地址標簽”的方式來告訴自己“客戶已經(jīng)到期了,不用送了”,同時也提醒對方“該續(xù)訂了”。這樣一來,“小巴”就對每個人的訂閱期限都一清二楚了。之后,小巴又與公寓里的電梯工達成協(xié)議——巴菲特為他們免費提供報紙,而她們則在知曉公寓中有人即將搬走時通知“小巴”去收取自己的錢。幼年培養(yǎng)出來的這種重視市場調(diào)查、以客觀事實為決策依據(jù)的習慣,讓“小巴”獲得了非常敏銳的洞察力,這種能力也為后來他投資事業(yè)上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也就是在14歲這一年,“小巴”將儲蓄的1200美元收購了一個地產(chǎn)項目,買下了40英畝的農(nóng)場!
除了獨立運作的項目,他還和同學合伙,花25美元買了一臺二手彈子球機,并將其安置在理發(fā)店中。等待理發(fā)的顧客在第一天就讓他們賺了14美元。一個月后,他們發(fā)展連鎖經(jīng)營,將3臺機子放在不同的理發(fā)店,不久又擴大到7家,每周有50多美元的收入。在“小巴”高中畢業(yè)前,他已經(jīng)分發(fā)了近60萬份報紙,從中掙了5000多美元。由于要到外地上大學,他以1200美元把彈子機生意轉(zhuǎn)讓了。這一年,“小巴”剛滿17歲。
高中畢業(yè)時,“小巴”的成績非常不錯,在全校374名學生中,排名第16位。享有盛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非??春冒头铺氐睦碚撔摒B(yǎng)和從商閱歷,將他錄取為該院的一名新生——他成了名門正派的入門弟子?!靶“汀卑汛罅康臅r間花在費城的交易所,而不是沃頓商學院的課堂上,因為他覺得課程太枯燥。在那里,他除了對股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外,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收益。在大一的暑假里,他和唐納德·丹利用350美元購入一輛勞斯萊斯舊車,經(jīng)簡單改裝后,以每天35美元的價格出租,順便也為自己找了個免費的代步工具。
1949年,“小巴”離開了沃頓商學院,轉(zhuǎn)學到美國中部的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在這里,他重操舊業(yè),擔任《林肯》雜志發(fā)行部的營業(yè)部主任,成為50個報童的小頭目,負責6個鄉(xiāng)村的送報工作;他利用暑假和圣誕節(jié)在彭尼連鎖店賣男式襯衫,一個小時的薪水是75美分;他還兼職銷售高爾夫球,并在不足4個月內(nèi)賣了220打,賺取了1200多美元。加上賣報的收入和之前的積蓄,“小巴”的個人資產(chǎn)達到了9800美元,離萬元戶僅半步之遙。學業(yè)上,他以全A的成績獲得了理學學士學位。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資航道上就要揚帆起航了。
每個人都有偉大的志向,可惜只有不到1%的志向能夠順利達到。多數(shù)人在流言中動搖了自己的想法;堅持想法的人中又有一大部分只把志向停留在頭腦里面;堅持想法又能夠采取行動的人又在時間的長河里流失了一大部分。幸運的是,固執(zhí)的巴菲特在有了志向的第一刻便開始行動,在旁人的喧囂聲中他依然保持著自我,并且60多年來堅定不移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