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貴族政治及其文化(3)

日本歷史 作者:(日)井上清


院政與保元、平治之亂

但令攝關家命運不濟的是,即使把女兒送當后妃卻接連地不生男孩。為此,公元1068年,擁立了與藤原氏全無外戚關系的皇子為天皇(后三條天皇)。以“領取”們(國司們)為核心的反攝關家勢力,借此機會都集結于天皇左近,策劃整治攝關家經(jīng)濟基礎的莊園。但以天皇的地位理政,還必須通過關白和大臣即攝關家的議政。因此,事情也并不如意。因而,在這下一代的白河天皇(公元1053—1129年)在位13年后就讓位當了上皇(公元1086年),并在其宮殿(院)設“院行”(院的辦公處),以心腹的貴族主要是由“領取”(國司)出任官員,開創(chuàng)了所謂的院政。從此,院政時期竟達44年之久。

白河院政雖壓制了攝關家,但其“政治”內(nèi)容與攝關“政治”并無不同之處。他們借口整治文件不全的莊園,奪取了不屬自己派系的莊園,濫定知行國,并由院及其近臣獨吞收益,營造豪華的離宮,沉迷于驕奢淫逸的生活之中。特別是白河院沉溺于佛教迷信,接連建造壯麗的寺院,塑大佛,不但多次拜謁紀州高野山(金剛峰寺)與熊野神宮,而且還禁止殺生,違者即判處死刑無赦。為此,漁夫和獵戶都無法生活,人也吃不上魚,國中怨聲載道。

白河院之后,經(jīng)鳥羽、崇德和后白河三代上皇時期,院政已成慣例。在這期間皇室、攝關家與貴族以及南都北嶺的大寺院之間,復雜的權勢之爭,一年比一年激烈。攝關家,從其全盛時代就把源氏的武士團作為“侍”(在旁侍候之意)來利用,白河院政則將平氏的武士團安排在院辦公處的朝北之處,作為自己的武裝(“北面武士”)。大寺院與神社的“僧兵”,在院政時期更加強大。他們還經(jīng)常向院告狀,要求制止國司侵犯他們自己的莊園。這樣,源氏和平氏的武士團,開始時還甘受攝關家與院的利用,但一旦開始要訴諸武力時,不久,他們也就想撈得與他們實力相適應的地位了。

公元1156年(保元元年)鳥羽上皇及其次子后白河天皇一派與崇德上皇(鳥羽上皇長子)之間的矛盾,與關白藤原忠通及其弟左大臣藤原賴長的矛盾聯(lián)系起來。借鳥羽上皇逝世之機,崇德上皇與藤原賴長派以源為義與源為朝父子及平忠正的兵力襲擊了天皇與關白一方。天皇方面動員了源義朝(源為義之子)與平清盛(平忠正的外甥,公元1118—1181年)的軍隊,戰(zhàn)斗僅一天天皇方面勝利,崇德上皇被流放到讚岐譯者注:讚岐為日本古地名,即今之日本香川縣。,藤原賴長戰(zhàn)死,源為義為其子,平忠正為其侄平清盛所殺(保元之亂)。

皇室、攝關家與武將都是在父子兄弟互相殘殺的權勢之爭中天皇方面獲勝一事,與其說是天皇與關白的勝利,不如說是武士階級對皇族、貴族階級勝利的第一階段。此后,平清盛為后白河院所器重,其勢力也得到迅速增強。對此,源義朝怨懣不堪。公元1159年(平治元年)趁平清盛拜謁熊野之機舉兵,幽禁了三條天皇與后白河院。政變頗似成功,及平清盛聞急返回京城后,迅速扭轉了局勢,源義朝方面徹底被擊潰(平治之亂)。源義朝自己在逃往東國途中被謀殺于尾張國。其子源賴朝(13歲)在即將同時被殺的一剎那,由于平清盛繼母的調(diào)解,一命得救,而被流放到伊豆(島)。另外,源賴朝的異母弟牛若(后來的源義經(jīng))與其母常盤一起在京都被捕獲。因為還是個不滿周歲的嬰兒而未遭殺戳,被安置在鞍馬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