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徐肖冰隨八路軍電影團來到冀中平原,他看到了八路軍和人民群眾的水乳交融般的深厚感情。當時他在冀中的雄縣、獻縣、霸縣、河間等地區(qū)的游擊隊中活動了兩個月,白天睡覺,晚上行軍。那時冀中正處于幾十年不遇的洪水中,四處都是一片汪洋。在水里行軍,看不見路,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因為許多民兵對當?shù)氐牡匦魏苁煜ぃ煨け麄兙涂恐@些民兵的引導沿著合適的路線前進,或者把敵人引入他們的包圍圈,或者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徐肖冰曾感嘆:如果沒有老百姓的帶領,恐怕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本以為在這里可以少走些山路,哪知道百年不遇的水災讓徐肖冰經歷了一場與戰(zhàn)場一樣嚴峻的考驗:從安全出發(fā),大家只能在晚上蹚水行軍。人們披星戴月,背上所有東西,牽著馬,火把也不敢點,一點兒聲音都不敢出,生怕給敵人發(fā)現(xiàn)??杉词惯@樣,還是會出問題。一般來講,上半夜還好一些,下半夜時,戰(zhàn)士們又困又累,速度就會慢下來,而且還不停地打瞌睡。一次夜行軍時,隊伍中的人又在打瞌睡,前頭的人已經拐彎,后面的人卻渾然不覺,稀里糊涂地向前走,竟走到了敵人的據(jù)點里,結果犧牲了一些同志。為防止這種情況,大家相互之間都用捆扎褲腿的綁帶一個個地串聯(lián)起來,從士兵到司令員皆如此,這里的八路軍部隊夜行軍時都這樣。如此的夜行軍,考驗的不光是腳板,還有高度緊張的神經。
寂靜的夜晚,總會不時傳出幾聲狗吠,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日軍往往會根據(jù)狗叫聲,判斷出八路軍和游擊隊的動向,迅速出動發(fā)起攻擊。那時每個村子都養(yǎng)狗,那些狗的反應非常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汪汪地叫。加上村子里還有些極少數(shù)被日寇收買的漢奸,一旦獲知了八路軍部隊的有關情況,就會給敵人傳遞消息、打信號彈,引來敵人瘋狂圍攻。所以,在夜行軍時,一聽見狗叫聲或看到信號彈,徐肖冰就緊張得心怦怦亂跳。
過封鎖線時,徐肖冰的心情更是緊張。一次,在部隊的掩護下,他們傍晚出發(fā),天黑后進入敵占區(qū)。在過封鎖線時,大家都要跑步前進。徐肖冰從沒有過如此緊張、危險的經歷,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終總算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封鎖線。這樣的經歷實在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