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節(jié):開宗明誼章第一

大愛:《孝經(jīng)》的密碼 作者:王扉


開宗明誼章第一

仲尼閑居,曾子侍坐。

子曰:"參,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訓天下,民用和睦,上下亡怨,汝知之乎?"

曾子辟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復(fù)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洞笱拧吩疲?亡念爾祖,聿修其德。'"

--硯池堂本《孝經(jīng)》第一章

【釋要】

本章為《孝經(jīng)》第一章,也是全書的總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基石,就是孝?!缎⒔?jīng)》之孝,不僅僅是修身齊家的分內(nèi)之事,更是治國平天下的社會擔當。

古人云本章"開一經(jīng)之宗本,明五孝之誼理",意即本章開示了一部《孝經(jīng)》的綱要宗旨,說明了隨后將要展開的五種孝道的誼理法則。孝被古人視為至德要道,提倡孝道的社會,上下和諧,幸福有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孝經(jīng)》本無章名。后來唐玄宗為《孝經(jīng)》作注時,才由儒官集議"題其章名"。

【通解】

某年某月某日,孔子閑坐家中,學生曾子侍坐在旁。

孔子說:"古代的圣王有至德要道,以其訓教天下,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會相互怨恨。你知道它是什么嗎?"

曾子起身離席,答道:"學生曾參愚陋,不夠聰敏,哪里能知曉呢?"

孔子說:"前面所講的至德要道,那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chǎn)生的根源。你先回原位置坐下,我來告訴你。

"所謂孝,就是親愛,親親而愛人。孝是從血緣的親親開始的。首先就是愛護自己的身體。一個人的身體,哪怕是很細小的一根頭發(fā)和一點皮膚,都是父母所賜。身體發(fā)膚,既然受之于父母,就應(yīng)當體念父母哺乳養(yǎng)育之情,保全好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而讓父母擔心,這就是孝道的開始。

"一個人長大成人出社會,獨立不倚,自立修身,行己身當行之道,這就叫立身行道。能夠做到立身行道的人,其聲名不但會傳頌于當時,而且會播揚于后世,無論當時和后世,眾人將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稱其父母教養(yǎng)的賢德。因此,其父母的聲名,也將因兒女的德望而顯耀,這便是孝道的完成。

"所以,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未成年時期,承歡膝下,事奉雙親,愛護身體。行冠禮成年之后,便要效力國君,為國盡忠,為民眾服務(wù)。到了老年,就要檢點自己的修為,追求人生的無悔無憾、盡善盡美,這便是立身,這才是孝道的完成。

"《詩經(jīng)》里說∶'牢記祖德永勿忘,繼承祖德發(fā)榮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