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xiàn)在問一個上班的人,什么事最難,一般的回答是諸如拍好老板啦,搞定客戶啦,讓前臺那個總斜眼看我的小姑娘對我笑一笑啦,等等。其實要我說,是寫作最難。
公司的同事們都說,開一天的會挺累,但是如果讓我選擇開一天會,還是寫一篇公司新聞發(fā)布稿,我還是寧愿開一天會,或者打一天電話,忙一天各種各樣但不需要寫的事情。
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畏懼寫作的。那么每個人面前的選擇是,你是不是或者想不想成為那百分之五。
我們研究生同學聚會,說起同學當中官做得最高的那位,就是給各級領(lǐng)導寫稿子和文件,最后到給中央一位很高級別的領(lǐng)導寫,然后官運亨通的。我們的專業(yè)是新聞,跟寫作有關(guān),所以大家頗有嫉妒之心,說:“那家伙算什么,當年借別人自行車總不還,我們都不愿意理他呢?!?/p>
當然,也不是說文章寫得好就一定能做到副部級以上。道理是,你能把大家都畏懼的事情變成自己的特長,那么你就具有了走向成功的所謂核心競爭力。
我從小就佩服那些視寫作輕松得不當回事的人。有個在世界黃金協(xié)會工作的朋友,你想做黃金推廣夠忙吧,可是人家就是一本書一本書地出。問她哪里來的時間寫作,她答:“我每天上班坐公交,我家那里是起點有座位,一路上拿筆劃拉劃拉,一篇文章就出來了,然后到打印社叫人打出來?!?/p>
還有更厲害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小升初最忙的時候,家長不讓做“閑事”,人家就談判,說允許我每天晚上睡覺前寫十到二十分鐘,把當天的事記下來,什么也不耽誤。結(jié)果這個名叫高書的11歲北京小學生,就出了一本書叫《六六班的小破事》。你可以上她的新浪博客,也可以買來那本書看看。崔永元寫了推薦,說要學習孩子們處事和化解矛盾的方式,建議機關(guān)干部都讀一讀。
那些寫作成性的人,多少會有一些毛病或習慣。比如有人一定要用筆和紙寫作,對著電腦鍵盤就什么感覺也沒有。我的大學同學王以培,出版了一百多萬字的作品,都是用筆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我讀他最新的長篇小說《煙村》,一方面為三峽小村主人公的命運唏噓不已,另一方面也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了作者所說的“筆在柔軟的宣紙上滑動產(chǎn)生的快感”。
我在年輕的時候,有時寫五千字以上的新聞稿件,一定要不停地抽煙,抽煙加熬夜,你就會理解為什么以寫作為生的人健康都有問題。還是我那位雜志總編輯朋友的怪僻比較好,他寫重要文章一定要脫鞋。每期雜志他都要寫一篇社論,雜志中分量最重的一篇,編輯們都很期待的。什么時候看見總編光了腳在電腦前沉思,大家就知道本期雜志該付印了。
寫作是一件難事嗎?其實不難。有些小的竅門,你適當?shù)赜靡幌拢苍S能給你充滿個人瑣事的博客增加一些點擊量。
比如說隱藏在文字中的見地。一位美國旅游雜志總編輯說,很多讀者給他們投稿,寫旅游的經(jīng)歷,這很好,但是真正質(zhì)量高的、能引起人共鳴的文章,一定是既有信息(information),也有見地(insight)。好的見地不僅僅是作者個人的觀點,而且是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觀點。
再有就是調(diào)動所有的感官,視覺、聽覺和味覺。不要只說“草地上開滿了紅色的和紫色的花兒”,還要描述花的味道,比如,“空氣中彌漫的芳香,讓我回憶起兒時喜歡喝的蜂蜜奶茶,蜜蜂從花叢中突然飛出來,在我的眼前劃過,嗡嗡的回聲還沒有聽真切,就已經(jīng)驀然遠去了”。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出書、寫博客,不給錢賠著錢也要把嫻熟的或者生澀的文字一行行碼起來?人的本性是渴望交流的,幸福的最高境界是分享。人們都說中國人和亞洲人愛照相,歷盡千辛萬苦趕到一個地方,就是為了拍一張留影。其實真正的理由是我們渴望把經(jīng)歷跟人顯擺。
可以預見,未來最受推崇的精神產(chǎn)品是旅游博客。把自己拍攝的獨特照片跟人分享,換取羨慕的眼神和評價,是一件幸福的事。把自己的旅行經(jīng)歷用文字記錄下來,把那些視覺、聲音、味道和人生體驗傳達給讀者,更是一件幸福絕頂?shù)氖隆?/p>
所以,以后更少的人會看那些憤青坐在家里炮制的針砭時弊的文字,更多的人會沉浸于分享自己的旅行感受,在遠離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用新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和我們生存的世界。
如果你想幸福和長壽,現(xiàn)在就請開始愛上寫作,讓寫作成為你的生活。寫的時候可以脫鞋,但是別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