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節(jié):仁宣兩朝紀事(1)

明朝四季 作者:趙柏田


三?仁宣兩朝紀事

殺藩

皇室的權力爭奪愈演愈烈了。這壁壘分明的兩大集團,一邊是太子朱高熾和兒子朱瞻基,以及文臣楊士奇、楊溥、楊榮、夏元吉、蹇義、黃淮等一班東宮僚屬。他們都是朱棣為太子挑選的當代最知名的學者。一邊是皇帝寵愛的漢王朱高煦,他的支持者主要是一批將領。從兩大集團的勢力消長來說,因太子失寵,東宮一派暫處劣勢。解縉已被構陷至死,楊士奇反對廢儲改立一再建言止謗,兩次受牽入獄,楊溥、黃淮等為此入獄更是長達十年之久(作為對他們忠誠的報答,朱高熾即位后這些人都獲得了重要職務)。

力量的天平在1415年開始出現(xiàn)傾斜,這年5月,改封漢王之國青州(山東益都),朱高煦又不想去,提出遷都后要繼續(xù)留守南京,朱棣這才察覺到這個兒子有些不大對勁,他已經(jīng)聽說了漢王陰謀奪謫的一些傳聞,特召蹇義和楊士奇來問。蹇義保持沉默,楊士奇則頗為機智地回答說,自己和蹇義都是皇帝選定為東宮服務的,外人肯定不會在他們面前談論有關漢王的事,但兩次遣漢王就藩都不肯行,眼下遷都在即,又提出留守南京,其莫測的用意不能不防。朱棣聽了這話若有所思,不久就下了決心,下敕文敦促朱高煦動身:既然受了藩封,怎么可以長久居住京師?以前讓你之國云南,你嫌路遠不去,這次把你的封地改到青州,你又托故不去,這恐怕不是你的真實意圖吧?皇命已下,不可能再有更改,你就準備動身吧。

朱高煦極不情愿地去了封地,他怎會甘于承認已被淘汰出局,他私自招募了三千兵士,在封國內縱橫來去,為所欲為。這支不隸屬于兵部的軍隊實際成了他的私人武裝。離開了天子腳下,再也沒有了什么忌諱,舉凡車乘、儀仗等的配備也都大大僭越了一個藩王應有的標準。朱棣聞訊非常惱火,再加上第二年十月他聽說朱高煦回京來朝之際,又做下了數(shù)十樁不法之事,更是忍無可忍,氣急敗壞的朱棣把兒子痛責一頓,褫奪了王爺冠服,把他囚禁在西華門內,還準備將他廢為庶人。為人仁厚的太子跑到朱棣面前哭著哀求,才保住了朱高煦的封位。為示戒懲,皇帝削去了朱高煦兩護衛(wèi),殺了他左右一些唆使他不法的官員,于次年三月,把他改封到了樂安州(山東廣饒),并令他接到命令即日動身前往,一刻也不能拖延。

被仇恨和憤怒的火焰灼燒著的朱高煦已然失去了理智,到了封地后,怨恨更深,密謀更加急迫,太子多次致書提醒,他都沒有當一回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