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員工,在為企業(yè)工作的時候,如果你具有生意心態(tài)——職業(yè)心態(tài),就完全不會感覺受傷害了。生意關系是平等、自愿、平衡的,不能強買強賣、坑蒙拐騙,也沒必要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或者期盼著不切實際的奇跡出現(xiàn)。我們在職場關系當中感覺受傷害,一定是因為沒有用生意心態(tài)來面對,并且主要是因為我們自己有強買強賣的心理。比如說,做了事就要求老板鼓勵、肯定,得不到老板肯定就不開心,等等。這都是因為沒有把老板當做客戶來對待。
某呼叫服務中心規(guī)定對每次客戶服務進行評價,評價為“一般”的,屬于正常值,評價為“滿意”的,每次獎勵10元,評價為“不太滿意”的,每次罰10元。幾個月下來,員工阿亮平均每個月“一般”有70%,“滿意”有10%,“不太滿意”有20%,結果,月月都被扣錢。阿亮很不服氣,向經(jīng)理投訴說,我有80%的工作是達標或者超標的,為什么每個月都還被扣錢呢?經(jīng)理向他解釋:公司付基本工資給他的條件是100%達到標準即“一般”。如果其中有哪幾次服務超標,就獎勵,有哪幾次不達標,就扣罰,規(guī)則很簡單。阿亮的問題,是對于公司的規(guī)則有“自己”的理解,才覺得不公平。所以,受害者心態(tài)都是來自“我”和“你”對于同一件事的不同理解。
客戶永遠是對的,滿足客戶要求是我們的職責。對于客戶提出的要求,達到了,客戶付款,完成交易,是正常情況,不應該再多要求交易規(guī)則以外的報酬;達不到,客戶要退貨、賠償,很正常;超標了呢,還要看是不是和客戶之前有約定,約定可以超標多付款,如果客戶并沒有要求你超標,你超標了去找客戶要求多付款,就是強買強賣行為。再說,客戶還可以因為你不符合標準而拒絕呢。企業(yè)說,我付給你工資,條件是你得給我我想要的東西。很實際的。但很多員工不明白這一點,要求尊重、認同、表揚,其實就是撒嬌的行為。職場交易也是交易,合適最好,過猶不及。
你可以選擇客戶,但不能選擇讓客戶怎么要求你。
生意就是生意,根本不用生氣
所謂職業(yè)心態(tài),就是生意心態(tài)。
好的老板、員工,一定是好的生意人。你是在給老板打工,但你同時也在做自己的生意,你是因為覺得劃算才繼續(xù)和老板交易的。好的生意人,每天都心態(tài)平和,都覺得投資回報合理。如果你這樣想和做,你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和你的企業(yè)就一定和諧、成功。
不要撒嬌,不要講什么“苦勞”。很多員工說,我做這件事花那么多精力,總要說個辛苦吧,總要給點認同和鼓勵吧。其實,你的老板只要結果,結果以外的東西,和他的需求無關,他不會付錢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