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常態(tài)”: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3)

西洋現(xiàn)代史 作者:(美)羅伯特·帕克斯頓


從某種層次來看,自由黨的衰退或可歸因于政治上難以預測的行為。在兩個時代里,自由黨就曾經跌滑過兩次:一次是與19世紀90年代的愛爾蘭獨立問題有關;一次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阿斯奎斯與勞合·喬治的追隨者之間的問題有關。但是,就比較深層的層面來看,自由黨的衰退暗示著依靠政治民主與自由放任經濟的政黨價值觀,來應對英國自1914年以來所面臨的社會與經濟挑戰(zhàn),前景黯淡。19世紀時英國經濟的大宗——煤與紡織品,所創(chuàng)造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大部分的國外投資也在大戰(zhàn)期間消耗殆盡。因為戰(zhàn)時政府的實驗,大幅提升了社會對未來的期待,但是英國的生財能力卻已經耗損嚴重。在40年代另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自由黨注定萎縮成為一個小政黨。

1922年到1924年間,在勞合·喬治之后繼任的保守黨大臣們,希望英國能“在最低限度的國內干預與國外干擾的情況下,憑靠自身的努力再次欣欣向榮”。②對回歸常態(tài)來說,這不失為一個明智的政綱。因為承認英國工業(yè)在戰(zhàn)后世界的競爭優(yōu)勢下降,所以戰(zhàn)后保守黨的重大革新是完全承諾將支持保護關稅政策。有些保守黨員在1914年以前就曾經支持帝國貿易特惠的制度,而且又有戰(zhàn)時貿易管制。而在保守黨選擇以關稅保護為議題投入1923年的選戰(zhàn)時,是自1846年以來,英國的主要政黨首次在選舉中,以擁護和平時期的關稅為其主張。在戰(zhàn)后世界那充滿敵意、生存競爭激烈的經濟局勢里,保守黨已經放棄19世紀時大部分英國領袖奉行的貿易原則。但是,自由黨和工黨卻支持自由貿易,而他們在1923年12月的選舉中贏得兩黨合一的多數派,顯示他們的主張確實具有民意基礎。③既然19世紀英國的經濟優(yōu)勢是系于自由貿易,所以也可將恢復自由貿易視為是使英國回歸常態(tài)的策略之一。

第一個工黨政府:1924年

雖然工黨已經鞏固了自己身為最大反對黨的地位,但是在選舉過后,自由黨或工黨依然無法單靠自己的力量成為議會的多數派。不再加入聯(lián)合政府,自由黨領袖,前任首相阿斯奎斯,決定讓工黨初嘗執(zhí)政的責任——也或許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敗壞自己的名聲。因此,在自由黨的支持下,工黨的領袖麥克唐納得以于1924年1月,首度在英國組成具有社會主義名義的內閣。

有些英國人擔心工黨會“把每樣東西,包括婦女在內”國有化。①有些人則對革命派的社會主義政權心存希望。麥克唐納的政府既未讓憂心者的憂慮成真,也沒能滿足對他們抱有希望的人的期待。雖然麥克唐納曾經在19世紀90年代,協(xié)助成立比較激進的獨立工黨(Independent Labour Party),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也曾是英國屈指可數、直言不諱的和平主義者,但是他并沒有在英國強制執(zhí)行社會主義的意圖。當然麥克唐納也沒有權力這么做。他的政府是依靠自由黨的選票才成為議會里的多數派。他的內閣中有幾位從自由黨延攬來的大臣,但卻只有一位是來自克萊德河沿岸工業(yè)區(qū)的戰(zhàn)時激進分子——惠特利(Wheatley)。提出控制城市住宅建筑物租金的《惠特利住宅法》(Wheatley Housing Act),是這段時期里一項名副其實的國內改革措施。除了首次在和平時期進行企業(yè)-政府合作與社會規(guī)劃的實驗之外,麥克唐納內閣對于使真正出身工人階級的政治家(麥克唐納本身是蘇格蘭佃農的私生子)適應主流趨勢,而不是讓主流趨勢去適應工人階級背景出身的政治家這一點的貢獻更多。我們可以揣測,一個理想幻滅的英國工人應該會說出“這是個戴著紅帽,但實際上與其他政府沒有兩樣的政府”的話來。

與回歸左派傾向相比,麥克唐納內閣更重申經濟自由主義以及持續(xù)廢除戰(zhàn)時管制。毫無疑問,這是大部分選民的期待。麥克唐納有效地建立工黨身為執(zhí)政黨的正統(tǒng),并且大幅拓展招納英國政治精英分子的機會。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有所成就。

不論如何,第一個工黨政府執(zhí)政期間相當短暫。它在執(zhí)政10個月之后,因為個人事件而垮臺:有人指控“麥克唐納先生”因為接受高價的豪華轎車,而暫緩起訴一家共產黨報紙。在接踵而至的1924年10月的選舉中,保守黨集中火力攻擊麥克唐納的外交政策,包括承認蘇聯(lián)在內,質疑那是具有危險性的激進主義。保守黨的報紙刊出一封來自共產國際主席季諾維也夫的信,信中建議英國共產黨暗中破壞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麥克唐納被指控對于破壞分子的行動,采取危險的“軟弱”態(tài)度?,F(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雖然英國編輯們可能是出于相信那封信是真品而將之刊登出來,但是季諾維也夫的那封信,其實是一個波蘭的反布爾什維克者所偽造的。雖然在那封信所卷起的政治極端化氣氛之中,自由黨所遭受的打擊甚至更嚴重,不過,那封信的力量已經足以使工黨受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