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羅馬”
為了努力維持對追隨者的控制,墨索里尼含糊但不斷地談?wù)摗斑M軍羅馬”的計劃,加深了政府的危機。他建議應(yīng)該像行動隊進軍費拉拉和其他城市掃蕩左派分子一樣進軍首都、趕走無能之徒。1922年10月,在那不勒斯召開的法西斯代表大會(Fascist Congress,標(biāo)志了法西斯運動的向南突破)不再只是坐而論道,而是付諸實施。由四位法西斯主義首領(lǐng)組成的高層指揮部——以法西斯運動偏好的夸張拉丁語法稱為“四人團”(quadrumvirs)——規(guī)劃了三個法西斯縱隊,計劃于10月27日到28日晚上在羅馬會師?!八娜藞F”各自代表一群法西斯的追隨者:前阿爾卑斯軍隊的軍官以及費拉拉的“瑞斯”——巴爾博,代表的是滿心憤怒的退役軍人;曾經(jīng)是革命派工團主義者的比安奇(Hichele Bianchi),代表的是法西斯主義反議會制的左派基層群眾;波諾(Emilio De Bono)將軍來自正規(guī)軍;皮埃蒙特(Piedmont)法西斯的組織者、公然承認自己是君主主義者的德·費奇將軍(Cesare De Vecchi),代表的是新近加入法西斯主義運動、對自由主義君主政體理想破滅的傳統(tǒng)保守派人士。
但是,墨索里尼并非因為“進軍羅馬”的行動,才于10月30日成為意大利的總理。在國王艾曼紐爾三世要求他以正當(dāng)?shù)膽椃ǔ绦蚪M成政府之后,墨索里尼才乘坐臥車從米蘭抵達羅馬?!斑M軍羅馬”只是一種威脅,而不是一場政變。這次行動暴露了法克塔總理的生存依賴于軍隊的支持,不過他對此半信半疑。國王并未評測軍隊的支持度,反而要求墨索里尼親自接手維持秩序。法西斯縱隊并未以武力征服羅馬。警察阻止所有人進城,約有9000名穿著簡陋且武裝不良的人,在沉靜的雨夜里垂頭喪氣地抵達城門。直到墨索里尼就職之后,才有約20000名法西斯主義者在城內(nèi)游行。
這位1919年還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鼓動家,如何于1922年10月?lián)u身一變,成為意大利政府的領(lǐng)袖呢?墨索里尼的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意大利人缺乏其他可替代的選擇。除非社會主義者和天主教人民黨能夠拋開彼此對宗教的成見,否則不可能組成堅決反對法西斯主義的政府。在最后一刻,改革派社會主義者確實表達了愿意加入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意愿,可惜為時已晚。而他們的決定反而導(dǎo)致自己的政黨分裂。有能力組成有效的政府聯(lián)盟的中間派領(lǐng)袖,寧愿選擇而不是排斥與墨索里尼合作。在1922年10月,喬利蒂忙于在幕后運作更大的聯(lián)合,他希望招攬法西斯主義者加入新內(nèi)閣,但是只愿意給墨索里尼等人少數(shù)的幾席職位,而且依照1914年以前的遲緩步調(diào)進行談判。因為戰(zhàn)時總理薩蘭德拉(Antonio Salandra)同時也在與墨索里尼磋商,希望法西斯主義者能夠加入一個更保守的聯(lián)盟,促使墨索里尼堅持要求掌握更多職位。
如果法克塔總理和埃曼紐爾國王決心反對墨索里尼,那么墨索里尼那些被雨淋得濕透的行動隊隊員,可能依然被擋在羅馬城外。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論軍官們的私人感受如何,軍隊都必須服從國王的命令解散行動隊。國王必須為拒絕檢驗軍隊忠誠度負很大的責(zé)任。因為得到堂兄奧斯塔(Aosta)公爵將在法西斯主義者的支持下謀奪王位的報告,而忐忑不安的埃曼紐爾三世,在10月28日早晨拒絕簽署法克塔的戒嚴令。當(dāng)墨索里尼再次拒絕加入薩蘭德拉政府之后,國王直接約見在米蘭的報社辦公室里焦急等待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遂于10月30日早晨抵達羅馬,開始籌組內(nèi)閣。
從技術(shù)上來說,墨索里尼是依據(jù)憲法程序成為意大利總理的。但是,從另一種意義來看,墨索里尼是靠武力取得政權(quán)。1921年與1922年時,因為他的推波助瀾使意大利無法組成正常的政府,直到政治領(lǐng)袖收買他為止。此外,他讓意大利的企業(yè)家、地主、軍官與警察——這些團體不惜任何代價誓要粉碎社會主義,有了一件反社會主義的暴力武器可用。但是當(dāng)行動隊奪取了一部分的中部城鎮(zhèn)時,就只能用武力才能將法西斯主義者逐出權(quán)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