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節(jié):第九章 前趙后趙(3)

鮮卑帝國 作者:文韜


前趙后趙一出生便是生死對頭,互相死掐欲制對手于死地,兩國之間陸陸續(xù)續(xù)打了五年戰(zhàn)爭。公元328年,兩國之間的大決戰(zhàn)在洛陽開始了,七月,石勒的侄子石虎從太行山軹關徑西入,率兵四萬進攻前趙河東重鎮(zhèn)蒲阪(在今山西永濟西),劉曜傾全國精銳水陸大軍救援,石虎畏懼,率軍退走,劉曜追擊,在高候大破石虎,斬石瞻,后趙軍枕尸二百余里,石虎逃奔朝歌(在今河南淇縣)。劉曜從大陽(今山西平陸)南渡黃河,兵圍洛陽,后趙舉國震驚。

石勒想要親自率兵救援洛陽,問計于群臣,此時他的重要謀士、智囊張賓已經去世。張賓在后趙累任右長史、大執(zhí)法,封濮陽侯,任遇優(yōu)顯,寵冠當時,卻沒有因為官越當越大而盛氣凌人,牛氣沖天,反而謙虛敬慎,替石勒籠絡住一批人才,不管你聰明也好,愚笨也罷,總能給你安排個合適的位置。張賓不僅一手制定后趙國的戰(zhàn)略方針,而且把朝廷管理得井井有條。"肅清百僚,屏絕私昵,入則格言,出則歸美。"做到這個太不容易,石勒手下是幫什么人,羯人、匈奴人、漢人,什么人都有,多是些占山為王、打家劫舍的草寇,被張賓周留得規(guī)規(guī)矩矩,你說石勒能不感謝他嗎?為表示對張賓的尊重,每次上朝,為他整理衣服,說話都得揀措詞好聽的說,稱張賓為右侯,從來不叫他名字,誰也沒有這份尊榮。張賓去世,石勒臨喪痛哭,哀慟左右,下葬時,親自在正陽門相送,遙望送葬的隊伍流涕,對左右說:"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奪吾右侯之早也!"后來,程遐代替張賓為右長史,石勒每次和他研究問題,一有不同的意見,便嘆息道:"右侯舍我去,令我與此輩共事,真是件慘酷的事啊!"又想起張賓,流涕彌日。哭歸哭,還得和這幫子酒囊飯袋商議軍國大事,左右長史郭敖、程遐等大臣勸他不要輕舉妄動,"劉曜乘勝而來,難與爭鋒,金墉城(洛陽城西北角所筑的小城)糧草足備,他一時也打不下來,劉曜懸軍千里,勢不支久,時間一長自然退去,大王您不宜親自出動,一出動就難保萬全。"石勒大怒,手按寶劍把程遐罵跑,想起他的另一個智囊記室參軍徐光,徐光被他關起來了,怎么回事呢?

原來石勒好微服出行,有一天晚間石勒微服外出,檢察諸營守衛(wèi),他拿著金帛賄賂守門人,請求出門。永昌門守令王假要拘捕他,正巧侍衛(wèi)來了才停手。第二天一早,石勒召見王假、徐光,賜王假關內侯。記室參軍徐光喝醉了沒來,石勒把他貶職為牙門,替換王假。輪到徐光當值時,一臉不高興,面帶怨怒之色,連降數級當然不開心,看到石勒裝作沒看到,仰視不顧。石勒火了,心想我哪一點對不起你了,瞧你這德行,不想看門拉倒,將他連同妻子兒女一道囚禁起來。

事到如今用著人家,想起徐光,派人把他找來,對他說:"劉曜乘一戰(zhàn)之勝,圍守洛陽,程遐那幫庸人皆謂其鋒不可當。但他劉曜帶甲十萬,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師老卒怠,以我初銳擊之,可一戰(zhàn)而擒也。如果洛陽失陷,劉曜必送死冀州,自河以北,席卷而來,我們就完了,你說我該怎么辦?"徐光贊同石勒的看法,他說:"劉曜乘高候之勝勢,不能進臨襄國,反而據守金墉,他的無能已經顯露出來。以大王威略臨之,劉曜必望旗奔敗。平定天下,在今一舉,機不可失,怎么可以不去。"

石勒聞聽大喜,一個人拿不定主意,身邊有個吹鼓手就不一樣,信心倍增,下令大將石堪、石聰及豫州刺史桃豹各率本部人馬向滎陽進發(fā),石勒親統(tǒng)步騎四萬渡過黃河,殺奔洛陽。石勒騎在馬上一邊趕路,一邊對徐光說:"如果劉曜盛兵成皋關(虎牢關),上策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陽,等于束手就擒。"

等到后趙各路大軍共計步卒六萬,騎兵二萬七千會師于成皋關時,關上不見匈奴前趙一兵一卒,石勒大喜,舉手指天,復加額道:"天也!"率兵卷甲銜枚,詭道兼行,突然出現(xiàn)在洛陽城下。

劉曜被初戰(zhàn)的勝利沖昏頭腦,終日在洛陽城下與寵愛的嬖臣飲酒博戲,酒能害人,劉曜就是為酒所誤的一個皇帝。直到巡邏洛水的士兵捉住羯人俘虜送來問話,劉曜還不知道石勒已經親自來了,他問俘虜,"大胡(石勒)自己來了嗎?有多少人馬?"回答說:"王自來,軍勢甚盛。"劉曜色變,大吃一驚,趕緊讓軍隊解除對金墉的圍守,在洛水西面布陣,"陳于洛西,眾十余萬,南北十余里。"石勒望見,越發(fā)高興,謂左右道:"可以賀我矣!"石勒率步騎四萬入洛陽城,令石虎率步卒三萬自城北而西,攻匈奴中軍,石堪、石聰等各以精騎八千自城西而北,攻擊匈奴前鋒部隊,大戰(zhàn)于西陽門。石勒躬貫甲胄,出自閶闔門,三路夾攻匈奴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