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節(jié):信仰組織--骨干首先是組織的人(7)

骨干是折騰出來的 作者:張建華


從組織和領(lǐng)導角度,我們也應進行思索:一個運轉(zhuǎn)正常的企業(yè),該不該有忠臣?該有什么樣的忠臣?

回顧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朝代的禍亂大多出自外戚、宦官和近臣,漢代的禍亂就出自宦官,中斷漢王朝統(tǒng)治的王莽是外戚。明代的魏忠賢對明朝的覆滅負有很大的責任,他也是宦官。到滿清時期,當權(quán)者吸取了前朝歷代的教訓,基本上杜絕了外戚和宦官之亂,但是,近臣的禍害卻又沉渣泛起。乾隆朝的和珅,是一個通過現(xiàn)今電視劇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歷史上,和珅是一個儀表堂堂、知識淵博的干練之臣。他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而且是非常忠于乾隆的。但是,和珅后來的貪污腐敗,也正是乾隆皇帝對和珅的"忠誠"的肯定所造成的。真正的大奸之人,不會在一開始就表露出來,甚至比一般人還要更忠誠,但是積小忠不一定會成大忠。和珅們的例子,就是積小忠為大奸的典型。

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yè)需要警惕"忠臣"。

史料記載,雍正皇帝有一個寵愛的戲子,有一天,這個戲子問雍正皇帝揚州的巡撫是誰?雍正勃然大怒:"你怎么問這個問題?"于是就把這個戲子拉出去殺了。乍一看,雍正皇帝似乎手段過于毒辣,但事實上這個問題卻很大。一個小小的戲子,居然問到地方的長官是誰,顯然是有人在暗中托了什么事。雍正皇帝的手段固然過于嚴厲,但是看看歷史上這些關(guān)于宦官等為害的可怕事件,就覺得非得這樣嚴厲不可。

我們承認:今天這個環(huán)境下,沒有物質(zhì)利益是不行的,但是只有物質(zhì)利益也是萬萬不行的。這樣,我們會無意識地營造出一種卑鄙的文化氛圍:有奶就是娘,沒奶就吃娘。會培養(yǎng)一批白眼狼。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培養(yǎng)一個"漢奸"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企業(yè)都面臨著叛軍與叛將的問題。

當然,從組織角度講,一些組織在文化建設(shè)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了企業(yè)中骨干的流失。我接觸到一些被原單位稱為"白眼狼"的人,他們也一肚子委屈。主要原因是,在一些組織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在考核中并沒有把績效優(yōu)先放到首位,而是附加了許多其他人為因素,這也迫使一些骨干單純?yōu)榱俗非笪镔|(zhì)利益,或者離開這個組織,或者成為這個組織的"叛將"。

盡管如此,我仍以為,作為骨干要能夠承受委屈。絕大多數(shù)骨干的成長歷程中,委屈與成就是成正比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絕對的公平。所以,柳傳志囑咐接班人楊元慶:你要有理想,但絕對不能理想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