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燈奉命來到濟南府后,毓賢問道:“義和拳僅憑雙拳,就可與洋人的洋槍相斗,且能取勝,是何道理?”
朱紅燈吹噓說:“今日我輩所練之拳,乃義和神拳。它本是乾隆年間的義和門,來歷久遠。到嘉慶年間,我義和神拳更盛。時下我們習拳弄棒,降神召眾,還燒香磕拜玉皇大帝,習經(jīng)奉佛,持誦咒語,養(yǎng)成無邊法力,故不怕洋人的槍械,更有法子滅洋人。”
毓賢見朱紅燈說義和拳有滅洋法術,也不加考察,即信而敬之。他特示令朱紅燈改義和拳為義和團,并為此專出告示張布。朱紅燈受召見后,即奉命改義和拳為義和團,并打出“毓”字黃旗,更加毫無顧忌地燒教堂,殺教民。而毓賢每聞義和團燒殺洋人之事,總是大笑不止。洋人追究時,他對拳民庇護有加。法國公使為山東教民屢遭殺害事多次責問總理衙門,總理衙門大臣許景澄將此事通告軍機大臣榮祿,榮祿為此多次警示過毓賢,可是毓賢陽奉陰違。榮祿害怕事情鬧大,便向慈禧太后請旨,將毓賢從山東巡撫任上調(diào)至山西,派袁世凱代理山東巡撫。然而毓賢到山西就任時,特到京城拜見端王載漪、莊王載勛、大學士剛毅,仍然盛夸義和團忠勇可恃,法術廣大,載漪等人聽了亦深信不疑,還為毓賢的調(diào)任鳴不平。
袁世凱代理山東巡撫后,對義和團卻采取與毓賢完全不同的辦法。他上任不久,即力剿拳團,逮捕朱紅燈,將其加罪殺戮。山東拳眾見在當?shù)夭荒苋萆?,便紛紛西逃,涌入直隸省。此時直隸總督已由裕祿接任,他像毓賢一樣,對義和團持保護態(tài)度,對其神功和忠勇亦深信不疑。直隸義和團在裕祿的多方支持下,其勢力迅速擴大,并開始向臨近省份涌入。至1900年三四月間,義和團已遍布北方七省,并有少數(shù)團民進入了京城和天津外圍地帶。
義和團遍布北方各省的情狀,軍機大臣榮祿早已稟報了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不置可否。5月29日早朝時,榮祿抱病入朝,第七次上折奏請慈禧太后降懿旨對義和團“趕緊剿辦,以清亂萌,而杜外人借口”。榮祿奏請后,軍機大臣奕匡,軍機大臣王文韶,總理衙門大臣、吏部侍郎許景澄,總理衙門大臣、太常寺卿袁昶,總理衙門大臣聯(lián)元和吏部尚書徐用儀等紛紛附議,贊同剿辦義和團。
可是,軍機大臣、刑部尚書趙舒翹,左都御使、順天府尹何乃瑩卻聯(lián)名上折奏請招撫義和團,反對剿辦。他們在折中云:“拳會蔓延,誅不勝誅,不如撫而用之,統(tǒng)以將帥,編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氣,化私忿而為公義,緩急可恃,似亦因勢利導之一法?!?
趙舒翹、何乃瑩二人上折主撫,是有端郡王載漪等王公大臣在背后指使。載漪之所以極力反對剿辦義和團,是因義和團仇殺洋人,而洋人是廢立和建儲的一大障礙。載漪最惱恨的是英、日等國公使在立儲詔下后,仍公然表示要護保光緒帝。因此,載漪極想借助義和團的神力來抵制、消滅洋人。這樣,慈禧太后可以安然訓政,兒子溥儁更能安穩(wěn)繼承皇位,自己亦好作太上皇,獨攬朝柄。
趙舒翹、何乃瑩聯(lián)名上折奏請主撫義和團后,戶部尚書崇綺,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剛毅,大學士徐桐,禮部尚書啟秀,莊郡王載勛等大臣紛紛表示贊同。崇綺在折中稱贊義和團是“滅鬼子之神兵”,他奏請懿旨“推廣義和團,使其行之各省,如此處處是團,處處有備;家自為戰(zhàn),人自為兵,以同心御侮”。崇綺等大臣贊同招撫義和團,縱然有對洋人的不滿,但多是向端郡王載漪獻好。載漪自溥儁立為大阿哥后,已身價百倍,一些大臣爭著來附勢。崇綺本是同治帝的丈人,溥儁過繼給同治帝為子,他與載漪便攀上了親。徐桐則是溥儁之師,由于這層關系,他不僅成了載漪的幫伙,也成了慈禧太后的寵臣。而趙舒翹是徐桐援引官至尚書的;何乃瑩也是因為阿諛載漪、剛毅等權貴新被提拔為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