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一起上的大學,他如今年薪20萬元,而我不到10萬元,不公平……”“他工作多體面啊,也輕松,看看報紙,喝喝茶……”看到自己的朋友和同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獲得如此好的待遇,自己也開始蠢蠢欲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工作,是否能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是否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利?在兩者的對比中,你也許會陷入掙扎的沉思中--跳,還是不跳?
其實,有些員工跳槽實在是迫不得已,有的是因為不適應現(xiàn)在的公司制度和管理方式,有的是因為和同事、上司關系不和……在原公司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遇見大公司,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能改變現(xiàn)狀,就會一走了之。
李瑩剛畢業(yè)的時候,進一家小公司做助理。實際上,她的工作就是打字、復印、倒水、跑腿等別的同事都不愿意做的事情。過了一年多,李瑩仍然做著這樣的事情,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已經沒有空間可言,就辭職了。
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后,情況也不是很好,工資特別低,每月只1500元,僅僅能維持自己的溫飽問題。每天都是繁忙的工作任務,她根本沒有心思做長遠的打算。更糟糕的是,公司經常加班,卻沒有加班費,更別說車補飯補了,老板還總是一副指使保姆的架勢。
碰巧有朋友給她介紹一些大公司的工作,她就參加了面試,不久,就跳到了這家大公司。
有些員工在公司里實在發(fā)展不下去了,就會像李瑩這樣選擇跳槽。還有些員工覺得自己沒有成長的機會了,為了尋找增值平臺,也會選擇跳槽。
周華特別有上進心,在一家待遇很好的公司工作了好長時間。因為已經能很熟練地掌握工作技巧,周華每次的業(yè)績考核都很好,工作待遇也不錯。但是,讓周華郁悶的是,他找不到自己的成長機會,這不符合他的職業(yè)規(guī)劃。
是跳槽還是不跳?這讓周華陷入矛盾中。周華提筆在紙上列出了自己在未來10年的職業(yè)規(guī)劃,然后先后分析了所在公司和打算跳槽的公司各自提供的平臺,以及實現(xiàn)自我目標的可能性、成長的速度和工作的報酬等。結果他發(fā)現(xiàn)在報酬持平的情況下,新公司能給他提供更大的舞臺,讓自己更快、更好地到達目標。于是,他很快就作出了跳槽的決定。